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Vol. 51 Issue (5): 232-234  
0

引用本文  

周萍. 多元、包容、生态的中国城市建设何以可能?——“记忆·空间·治理:城市研究的多维视野”高端论坛综述[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1(5): 232-234.

作者简介

周萍, 文学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上海, 200062)
多元、包容、生态的中国城市建设何以可能?——“记忆·空间·治理:城市研究的多维视野”高端论坛综述
周萍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蓬勃发展。一方面城市带来便利与现代,一方面城市也引发了不同程度的文化摩擦、空间冲突等问题。目前,城市研究与日俱增,但缺乏人文关怀与跨学科的沟通。近日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城市研究的多维视野”高端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学报主编汪荣明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解超分别致辞。本次论坛由主旨报告、平行论坛、圆桌会议三个版块构成,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等知名学者以及学术媒体代表 70余人与会。

一 探索城市人文精神与关怀

城市具有深刻的人文性,城市变迁不仅反映了国家变迁,更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城市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场域,也是多样异质文明要素的聚集空间。

城市发展需要哲学反思。南京大学哲学系刘怀玉教授指出,全球化城市时代不仅强烈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城市问题,而且需要建立一种以城市社会为主体的“城市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城市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与当代地方性实践经验知识,让居民诗意地栖居于现代都市社会。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陈忠教授认为,现代空间生产需要涂层策略,但空间生产的涂层化是一种显性或隐性的恶涂层,具有多重危害。陈忠介绍了涂层的表现和成因,并给出了治理与规范的对策,认为涂层化走向应该是质朴化、真诚化的回归。《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常务副主编付长珍教授主要从伦理学视角阐释了城市陌生人社会的情感秩序重建问题。一个体面的城市文明社会应该注重培育尊重与关怀的时代精神和伦理气质,“移情论”通过复活情感的力量重建道德与社会正义的基石,为我们重新思考现代城市治理的价值路标提供了富有启发的新思路。

城市是一个历史进化的过程,城市研究需要历史角度的审视。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教授指出,20世纪后期以来,城市史在社会科学影响下变得复杂而多样,城市史的研究范式发生了五次转向,包括“传记转向”“社会转向”“文化转向”“全球转向”和“城市转向”。当下城市史研究越来越涉及多维的角度,这也是整个西方城市史研究新的趋势,即多领域、多学科学者之间的互动。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张济顺教授从史学的视角考察王承志的《同和里》、王安忆的《启蒙时代》以及金宇澄的《繁花》三部小说呈现的若干场景,发现新旧上海之间不仅有断裂,也有延续,即使在大动荡年代,上海摩登也以隐匿的方式顽强地生存。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陆伟芳教授阐述了19、20世纪英国煤烟减排立法的过程及其实施效果,从而对当代城市环境治理提供了一些启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耀春教授探讨了意大利的城门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演变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秦小丽教授从考古学的角度对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中国都城的发展演变以及日本的环壕做了阐述说明。

城市的扩张离不开人性的探索。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教授指出,都市文学不是传统的“农村—城市”文学二元化中的城市文学,而是在今天国际化大都市对于人的精神的压抑下所产生的一种文艺美学,是文学对人的精神状态的表现。他从两个维度来探讨都市文学发展的可能性:一个维度是人的生命形态的不完整性导致了破碎化的人物表现方法;另一个维度是新都市人的精神破碎导致家庭伦理的解构。复旦大学中文系王宏图教授通过对现当代都市文学书写概貌的回顾,阐述了文学中的原始野性以及都市人原始野性的嬗变,并试图在原始野性与救赎之间探索当代都市人的救赎之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罗岗教授以上海石库门为例,分析了上海城市空间的生产问题,并从殖民地的历史角度考察石库门的形成及其建筑风貌问题。复旦大学中文系杨俊蕾教授从时空结合的维度分析了科幻类型电影的叙事问题,指出在末日类型的科幻题材影像中城市空间的叙事所展现出的意义。上海大学文学院陈晓兰教授指出,文学受其赖以存在的地方的影响,同时文学风景影响了游客对于一个地方乃至国家的印象与评价,甚至成为游记中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元素。《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围绕身体、空间和情感之间的关系互动对情感地理展开论述,并阐述了情感地理视域下文学研究的特点与面向,力图从情感地理的角度回答上海都市书写的问题。

二 推进城市现代治理与建构

城市使人们获得了美好的生活,同时面临着种种问题。如何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治理,实现更具效率、更富有包容性的城市,是城市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长江学者文军教授指出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重点关注有六个方面,包括城乡结构、城市消费结构、城市阶层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就业结构和城市人口结构,其中城乡结构研究是研究领域的主旋律。40年来研究大体经历了低速增长期、快速发展期和波动发展期三个阶段,今后研究需更加聚焦城市自身的主体性,才能增强对城市社会结构的解释力。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副院长徐延辉教授基于对东南沿海四个城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就业质量、城市社会包容对农民工健康的影响及其路径。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从上海市拆违治理工作、深圳“三和大神”等现实议题引入,从生活和治理两个逻辑启发理论层面的思考,即讨论美好生活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政治权力、经济权力与社会权力之间的关联。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郑雄飞教授在权利流动性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基于身份和空间视角,对新中国社会保障权利的结构演化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对当前社会保障便携性进行评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孔翔教授以上海西岸地区改造为例,探讨“记忆江宁”活动中编制的文化地图是否可以成为承载地方集体记忆的有效载体,并结合文化地图的编制过程分析了主体参与机制及其对地方集体记忆建构的影响。另外,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徐赣丽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范长风副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丁雁南副研究员等人分别从城市生活方式的构建、民办国际学校与上海常住流动人口的地方建造、近代上海总会和俱乐部的历史等方面来探讨城市文化的构建。

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胡键研究员阐述了大数据时代现代城市治理中的数据规训问题。大数据一方面为构建一个有序的城市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以牺牲个人隐私为前提。城市治理要使技术在伦理的规训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刘建军教授指出,社区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细胞。社区是典型的女性化空间,但城市里房权社会的诞生,出现了利益政治与情感政治的对比。探索可持续性的社区发展动力,是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承载的重要使命。

三 加快城市群融合  深化城市发展创新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城乡融合、“群、带”概念,从这些角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新时期城市研究的选择。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指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根据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可划分出高高型、高低型、低高型、低低型4种类型,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陈建军教授认为长三角已逐渐形成了全球性城市群的雏形,但囿于产业发展的地区性差异,长三角南北两翼次级城市群未能完全发挥出城市群应有的规模效应与网络效应,应通过产业内部的区域间分工,进一步巩固与深化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优势与区域优势。安徽大学经济学院胡艳教授依据2007—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数据,通过构建协同创新空间联系引力模型和协同创新空间关联模型,分析了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的动态变化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滕堂伟教授认为绿色创新是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的关键,分析比较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关联特征对于促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周京奎教授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研究了2006—2016年京津冀产业、交通、环境三系统协调发展关系的变化规律和空间差异特征。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朱建江研究员依据1994年上海市长宁区总体规划编制及其二十多年来的实施情况,分析了该区从不平衡到平衡发展的系统演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教授认为,中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受到制度、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这四大要素的支撑和拉动,其中,核心要素是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这三个要素才能耦合在一起,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今天,城市发展中人才至关重要,城市通过改善环境、吸引人才,才能吸引资金,再使城市的土地实现增值,创造新的红利。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陈杰教授指出,城市治理重要的挑战是外来人口经济、社会的融合。城市外来劳动力市场上的农业户籍歧视在中国多数城市普遍存在,各个城市应根据自身不同状况和特点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李正图研究员梳理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历史上全球化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并提出了城市网络层级的概念。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况伟大教授指出,住房拥有率对城市创新投入和产出有显著的负影响,在人力资本较高的城市,要解决对高学历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在人力资本较低的城市,应通过房产税、遗产税等税收政策调节住房拥有率。华东师大房地产系胡金星副教授基于32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指出房地产价格与创新水平呈现倒U形关系,应当进一步提高区域内部不同城市间高科技园区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在主旨报告和平行论坛中,《国际比较文学》主编姚申教授,武汉大学中国减贫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向德平教授,《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王多主编,《上海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李孝弟编审,复旦大学历史系李宏图教授,华东师大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教授,华东师大哲学系高瑞泉教授、孙亮教授,华东师大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主任胡范铸教授,青年长江学者、华东师大中文系金雯教授等分别担任主持、点评工作,与发言学者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与互动。

“开拓城市研究新境界”圆桌会议由付长珍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国务院参事柯锦华,华东师范大学罗岗教授,上海社科院胡键研究员,《学术月刊》常务副总编姜佑福研究员,《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等分别从城市研究需关注现实、“网络城市”的建设、城市的软实力、城市文化研究、城市文明取向等角度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和补充。

柯锦华编审、吴瑞君院长在总结发言中特别指出:“城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这个公共话题,每个学科都可以切入。”每个学科在切入时都各有侧重,城市地理学偏重于空间研究,人文研究偏重于哲学反思、历史审视与人性探索,应用研究更多关注城市的现实问题。本次论坛搭建了跨学科协同研究和对话平台,尝试了城市研究不同学科沟通的可能性,在学者的热烈讨论中进一步总结中国城市化的历史经验,探讨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为多元、包容、生态的中国城市建设提供思路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