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Vol. 51 Issue (5): 79-89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9.05.009
0

引用本文  

文军, 刘雨婷. 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以CNKI和CSSCI收录的论文为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1(5): 79-89.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9.05.009.
WEN Jun, LIU Yu-ting. Retrospect and Reflection on the Study of Urban Social Structure in China in the Past 40 Years: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 CNKI & CSSCI[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9, 51(5): 79-89.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9.05.009.

基金项目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包容性城市发展思路研究”(项目编号:19JJD840001);2017年度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社会转型的中国实践与转型社会学的建构”(项目编号:01701070005E00041)

作者简介

文军,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 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暨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刘雨婷,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上海, 200241)
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以CNKI和CSSCI收录的论文为例
文军 , 刘雨婷     
摘要:城市不仅仅是各种现代化要素流动的场域,也是社会结构变迁的主体。通过回顾40年来中国知网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相关论文,我们发现现有的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重点关注六个方面:即城乡结构、城市消费结构、城市阶层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就业结构和城市人口结构,其中城乡结构研究是研究领域的主旋律。40年来的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大体经历了低速增长期、快速发展期和波动发展期三个阶段,这些研究先后经历了以"农村"为主要背景,到高度关注城乡结构,再到回归城市本身的过程。可以认为,今后的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只有具备更开阔的全球视野和更坚实的理论基础、更加聚焦城市自身的主体性,才能增强对城市社会结构的解释力,为城市社会结构转型提供多方面理论和经验的指导。
关键词城市社会结构    城市    社会结构研究    中国知网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Retrospect and Reflection on the Study of Urban Social Structure in China in the Past 40 Years: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 CNKI & CSSCI
WEN Jun , LIU Yu-ting
Abstract: Urban is not only the field where all kinds of modern elements flow, but also the subject of soc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By reviewing the relevant papers collected in CNKI and CSSCI, we find that China's urban social structure research in the past 40 years focuses on six aspects, that is, urban and rural structure, urban consumption structure, urban class structure, urban space structure, urban employment structure and urban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which urban and rural structure is dominant. In the past 40 years, the research on China's urban social structure has generally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of low-speed growth, rapid development and fluctuating development, which respectively focuses on rural areas, urban and rural structure and then cities. Only with a broader global vision, a more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and a greater focus on the subjectivity of a city can future studies of urban social structure understand social structure better and then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social structure.
Keywords: urban social structure    city    social structure research    CNKI    CSSCI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发生了巨变。城市既是各种现代化要素流动的场域,也是社会结构变迁的主体。城市社会结构研究不仅要分析城市中朝夕瞬变的现象,更要探索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本质。为此,我们希望通过梳理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相关学术论文,探究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在几十年里发生的具体变化,以及学术界对这种变化做出的反应,从而厘清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变迁历程,反思研究领域值得提升的地方,这对于推进今后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深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知识图谱

社会结构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而广义的社会结构有着诸多内涵且十分宽泛。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和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和关系格局,包括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家庭结构和组织结构等。也有学者认为社会结构是人们的社会地位及其社会关系的模式,或是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为了交换和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而形成的社会整体系统联结的关系模式,等等。

我们使用CiteSpace对中国知网(CNKI)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分析,通过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知识图谱透析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知识基础、研究前沿、研究网络、动态演进历程及其特征。

(一)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所使用的“共词分析”和“共引分析”的论文样本分别来源于CNKI和CSSCI数据库。在CNKI以主题词检索“城市社会阶层结构”或“城市社会阶层”或“城市区域结构”或“城市人口结构”或“城市就业结构”或“城市消费结构”或“城市收入分配”或“城市家庭结构”或“城市组织结构”或“城乡结构”或“城市社会结构”,时间设置为1979—2018年,剔除非学术论文和重复论文后,共获得了2462篇共词分析的文献样本。

样本的选择原因有:第一,样本的全面性。城市社会结构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我们通过上述11种主题词的模糊检索尽可能将符合条件的学术论文纳入分析中。且CNKI数据库收录的来源期刊论文最为完整,因而选择该数据库的论文进行共词分析,可以相对全面地呈现研究的热点及其趋势变化。第二,样本的切合度。当前学界关于“社会结构”的界定还存在许多争论,本文使用郑杭生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中所提出的九大社会结构,即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家庭结构和组织结构的相关研究论文作为分析对象。第三,本文聚焦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动静态发展,排除了农村地区的情况,但没有排除城乡关系和农民本身,因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相关研究也被纳入分析中。

(二) 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共词分析

“共词分析”可以通过大量文献中共同出现的关键词有效地反映文本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强度,进而分析这些词所代表的主题结构的变化。

1.高频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受过学术训练的学者选择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文章主题的专业术语,通过关键词的频次和中心度可以判断节点对网络结构及其变化的作用程度。频次前30的高频关键词如表 1所示,消费结构的频次最高,其次是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化。在30个高频关键词中,有9个关键词涉及城乡结构,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城乡结构是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转型研究的主旋律,且消费结构可能是关注较多的研究主题。

表 1 频次前30的关键词

一般来说,中心度超过0.1的节点称为关键节点。有的关键词可能频次不是很高,但是却具有较高的中心度,意味着它是网络“搭桥”的重要支点。在所有的关键词中,中心度前14个关键词是:人口(0.27)、消费结构(0.25)、农村(0.23)、中华人民共和国(0.23)、城市(0.22)、经济结构(0.19)、社会结构(0.16)、阶层分化(0.16)、劳动力(0.16)、工业化(0.16)、城乡(0.15)、社会流动(0.15)、人口结构(0.14)、乡镇企业(0.14)。这些关键词对网络结构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力。

2.关键词共现分析

将2462篇论文导入CiteSpaceⅤ,设置时间为1979—2018年,阈值为Top 50,网络裁剪方式选择寻径网络算法(Pathfinder),聚类算法选择对数似然法(LLR),标签词提取方式为关键词命名。共形成428个节点和1297条连线,并得到18个聚类。Q值为0.8457(>0.3),S值为0.5111(>0.5),表明聚类结果是显著且合理的。关键词共现图如图 1所示。根据18个聚类中的具体内容,可以归纳出40年来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重点关注的六大主题:城乡结构、城市消费结构、城市阶层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就业结构、城市人口结构。

图 1 40年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

总体来看,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已经初具网络形态,一方面聚类网络显著,另一方面各个聚类主题相互之间也已经产生了或强或弱的联系,比如:社会阶层和社会空间;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分配;社会结构与人口结构、空间结构、家庭结构、阶层分化;经济结构和乡镇企业等,这些关键词的纵横连接构成了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知识网络。

3.突现词分析

突现词是指在某一时期内频次骤增的关键词,它和时间变化紧密联系,因而可以观测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热点主题的变迁。2462篇论文中共检测到37个突现词,如图 2所示。从关键词突现的变化规律来看,40年来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研究前沿大体上经历了三阶段的演变:从以“农村”为主要背景,到高度关注城乡结构,再到回归城市本身,我们将在后文的研究发展历程部分着重分析。此外,有几个关键词的突现性非常高,即:中华人民共和国(16.33)、城乡收入差距(12.00)、城镇化(15.50)、人口结构(10.82)。它们分别表明,在1990年至2003年期间,相关研究的学者们格外喜欢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关键词,但之后的使用频次式微。在2012到2018年间,“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的关注度高于其他时期,这与中国城市社会结构转型的实际情况相匹配。“人口结构”是2014年到2018年间数量骤增的关键词,意味这4年间这人口结构研究迎来了一波高峰。

图 2 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37个突现词
(三) 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共引分析

CNKI数据库虽然收录的文献最为全面,但缺少被引文献的信息,无法进行共引分析。因而我们使用CSSCI数据库中的相关论文作为共引分析的样本,追溯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知识基础。

在CSSCI数据库中进行如下检索:篇名为城市社会阶层,或关键词为阶层,且篇名有城;关键词为区域结构,且篇名为城;篇名为城市人口结构,或关键词为人口结构,且篇名有城;篇名为城市消费结构,或关键词为消费结构,且篇名为城;篇名为城市收入分配,或关键词为收入分配,且篇名为城;篇名为城市家庭结构,或关键词为家庭结构,且篇名为城;篇名为城市就业结构,或关键词为就业结构,且篇名为城;篇名为城市组织结构,或关键词为组织结构,且篇名为城;篇名为城市社会结构,或关键词为社会结构,且篇名为城。筛选并剔除重复论文后,获得694篇论文。

文献的相互引用是科学知识的积累、连续和继承,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共被引是指两篇文献共同出现在了第三篇施引文献的参考目录中,则这两篇文献形成共被引关系。将694篇论文导入CiteSpace Ⅴ后,设置时间为1979—2018,阈值为Top50,网络裁剪方式选择Pathfinder。获得91个节点和158条连线,图谱中已经形成小规模的引文网络。网络图谱中较紧密的几个引文网络涉及的研究内容有:城乡收入分配、城镇居民的相对收入水平及其变迁、城镇化与社会结构变迁、住房与城市社会阶层、城市中产阶层。

引文半衰期(citation half-lives)用以描述引文的老化程度,半衰期越大,表明引文的有效价值就越大。因而根据引文半衰期可以把文献分为过渡文献(在短暂时间内达到被引峰值的文献)和经典文献(持续高被引的文献)。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引文网络中,引文半衰期最长的论文是8年,一共有20篇,半衰期7年的有9篇,半衰期6年的有10篇,半衰期5年的有7篇。2005年的经典文献最多,有8篇,2007和2008年均有6篇。因而总体来看,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文献基础具备较长的半衰期,且多数发表于2005—2008年。接下来我们分析了这些经典文献的研究内容:共现次数最多的论文是李培林2008年在《社会》上发表的《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一文,他的研究指出当时在城市中占25.4%的中产阶级还并非是具有统一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取向的“阶级”。共现次数位居第二且引文半衰期最高的两篇文章分别是:刘欣2007年在《社会学研究》上发表的《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和李实等1999年在《经济研究》上发表的《中国居民收入再分配研究》。前者的论文提出了一个依据公共权力、资产控制权和技术资本来划分中国城市阶层地位的理论模式,并且构建了由社会上层、中产上层、中产下层、技术工人及小职员、非技术工人和个体劳动者组成的五大阶层结构分析框架,为之后城市社会结构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后者的论文是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主要成果的总结和反思,即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这些半衰期较长的论文构成了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知识基础,通过它们不仅可以对研究领域追根溯源,也可以展望研究的发展趋势。

46篇半衰期大于5年的论文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城市消费结构、社会阶层阶级结构、住房与城市社会分层、农民工、城市中产阶级,既包含理论研究,也不乏实证研究。这些经典文献的研究内容和上文的关键词聚类是具有相似性的,我们在回顾40年的研究内容和梳理发展脉络时,必须重点关注这些知识基础、重要的关键词节点和突现词对研究网络的作用和影响。

二 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热点内容

通过共词分析和共引分析,我们明晰了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研究前沿和研究基础,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城乡结构、城市消费结构、城市阶层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就业结构和城市人口结构这六部分内容上。

第一,城乡结构。城乡结构聚类中的标识词有:城乡收入差距、城乡阶层结构、城乡二元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一体化等。城乡结构是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主旋律,呈现出以下研究特点:(1)问题取向的研究。有的研究把城乡二元结构所引发的城市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比如城市犯罪率。(2)城乡二元结构的成因和破解的对策研究。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于建国初期, 固化于“单一所有制结构”与计划经济时期, 缓解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随后又进一步加固。从国家政策引导来看,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策研究经历了4个阶段。首先是1978年至80年代中期的农村城市化。这时期的城乡结构研究集中在农村城市化的困境及其成因分析、创新农村城市化的模式和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第二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成为之后很长时间内指导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核心概念和方略,研究者们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操作化、难点和创新都进行了丰富的研究。第三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主张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形成并完善根本解决城乡关系的长效机制。第四是近年来提出的城乡融合发展。将城市和农村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可以充分发展的独立主体。当前已有研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做了探讨,也不乏对几十年来城乡关系演进的反思,但目前还缺少经验研究。(3)城乡差异的比较研究。还有相当一部分研究涉及城乡经济社会生活方面的比较,比如城乡经济结构、城乡收入分配结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消费结构差异之间的对比,等等。

第二,城市消费结构。城市消费结构聚类中的标识词有:居民消费结构、环境效应、收入、财政管理、收入分配、经济结构、耐用消费品、消费构成、储蓄率、消费支出、消费比重等。城市消费结构研究已经形成了发散性的聚类网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消费研究的现状和变迁。经济学学科视角是城市消费结构的主流视角,经常使用ELES模型和因子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研究消费需求及其结构。平均消费倾向是城市消费结构研究的热点,其发展变化反映了城市消费结构的变化。二是城市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和促进消费的途径研究。三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研究者通过对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支出和需求收入弹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研究,力图优化农村消费结构。在这类城乡比较研究中,落脚点大多是以城市消费结构作为参照来修正农村消费结构。

第三,城市阶层结构。城市消费结构聚类中的标识词有:阶层分化、中产阶层、城市网络、社会阶层、社会中间阶层、社会结构变迁、社会流动等。在城市阶层结构研究中,一方面是有关城市社会阶层结构演变、特点和优化研究。201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上海市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从“土”字形变成了以中产阶级为主的金字塔形结构。2016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北京还未形成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形社会结构。陆学艺认为我国已具备现代化国家的10大社会阶层,并对阶层进行了排序。还有一些学者关注社会阶层的意识和认同。另一方面是面向特殊阶层群体的研究,尤其是城市中产阶级和农民工。中产阶级是城市社会结构研究中长期以来关注的议题,被认为是城市的建设者,社会政治的稳定器,或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器,对城市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有着特殊且重要的影响。虽然对中产阶级现状描述的研究有很多,但至今对中产阶级的界定和规模的划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中产阶级的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生活方式、政治参与、社会态度和政治态度都是研究热点。尤其是中产阶级的消费行为为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津津乐道,他们的消费被认为是“前卫”和奢侈的,不仅是拉动城市消费的主力军,还能够产生独特的社会效应。农民工不仅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是影响城市社会阶层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已有学者将农民工纳入了“三元社会结构”之中,即农民、农民工和本地市民。农民工的社会适应、生存状况和精神状况、收入情况,及其融入城市社会阶层的途径都是重要的研究议题。

第四,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聚类中的标识词有:生活空间、社区、中产阶层化、城市社会空间、(社会)空间结构、空间分化、空间分割、阶层分化等。在知识谱图中,“社会空间结构”与“城市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生活空间”、“中产阶层化”、“区域经济”等关键词节点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小型聚类网络。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内容:一是对城市社会空间理论的研究。多数理论研究是在呼吁空间正义和讨论现代城市空间的属性,具有新城市社会学空间转向的特点。二是城市住宅空间的分异与城市社会阶层分化的研究。有研究探索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构成原理和动力机制,也有研究通过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和住宅空间分化透视城市社会阶层分化。我国对居住分异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起步,且研究者们善于使用大量数据(如人口普查数据)和多种计量技术(如因子生态)进行分析。在2004年后相关研究方兴未艾,不仅仅停留在早期居住空间的划分、模式、特征和优化的对策政策上面,而是更关注特殊群体的居住分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和居住空间分异、城市规划和发展等议题。中产阶层化是对城市住宅空间分异与城市社会空间重构的典型描述,是相关研究的前沿议题。研究者对中产阶层化的本质和特征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城市住房阶层的形成及住房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对城市空间阶层化的影响,过渡分化和隔离的住宅分布引起的社会问题,这些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三是通过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分析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体现又影响着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有研究表明,在城市社会空间演化的过程中,一些城市重大事件会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改变城市的社会结构。比如2008年上海世博会加快了城市空间重组运动,直接改变了内城和郊区的阶层结构。四是城市社会空间的优化。城市社会空间的优化不仅包括生活和住宅空间结构的优化,还包括城市规划的空间结构优化,往往和区域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这部分研究的学科视角主要是城市和区域经济学。

第五,城市就业结构。城市就业结构聚类中的标识词有:对策、产业结构、现状分析、教育资源倾斜、义务教育、城乡分割、就业增长、就业结构偏差等。在知识图谱中,城市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和城市化(城镇化)连接紧密。这三者的相关研究十分丰富,如就业结构对城市化地区差异的影响研究、我国城市化与就业结构偏差的比较分析、产业—就业结构变动与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产业变动与就业结构协调等等。还有城市就业结构优化的途径和对策研究,旨在通过优化就业结构来发挥结构效应,从而增加就业量。

第六,城市人口结构。城市人口结构聚类中的标识词有:城镇化、经济发展、身体素质、城市规划、老龄化、人口素质、动态分析、绿色空间规模、绿色人口密度、动态分析等。在知识图谱中,城市人口结构与阶层分化、人口老龄化、中国城市化建立起了联系。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动既是背景,也是原因。两者的关系直接体现在了研究内容上:有的研究关注于城市化背景下城市人口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有的研究分析城市化要素对人口结构的影响。我国城市人口结构研究兴起于1998年,此后一直是该领域内关注的重点。但人口结构在城市社会结构研究领域中更像是一个自变量,学者们更倾向于研究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人口结构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等。城市人口结构聚类在整个知识图谱中处在较边缘的地方,和其他社会结构的要素之间的关联相对较少。

三 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历程及其特征

上文已经呈现了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静态网络,接下来我们对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变迁历程及其特征做出动态的分析。根据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发文趋势和关键词的突现变化,大致可分为三阶段: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低速增长期、快速发展期和波动发展期。

(一) 第一阶段(1979—1999年):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低速增长期。以“农村”为主要背景的城市社会结构研究

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异军突起,农村城市化、小城镇(市)和中等城市发展,构成了这一时期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重要背景,同时也是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关注的对象。第一阶段的城市社会结构研究以“农村”为主要背景,既是因为突显关键词中多带有“农村”,也是因为城市社会结构本身及研究的关注对象都与农村有紧密的关联。

作为中国社会转型发源地的农村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物质资料生产,为后期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因而改革开放初期的研究重点离不开“农村”、“社队企业”、“农村工业”和“乡镇企业”等着眼于农村的关键词。此时城市社会结构的分异还不显著,无论是20世纪70年代的小城镇,还是80年代和90年代的中等城市和小城市,都是一种与现代城市迥异的形态,为吸收农村劳动力提供便宜。这一时期的城乡结构研究更多地把立足点放在小城镇和农村上,且理论研究和规范性研究居多,研究方法还不成熟,缺少经验研究,实证研究多采用国家统计局数据。1979年伊始,传统的城乡收入分配体制受到冲击,在市场因素的作用下,1980至1985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递增速度比城市居民快7.7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然而随着城市的改革和国家政策的倾斜,两者之间的差距又进一步扩大,我们会看到“城乡收入差距”在第三阶段(2012—2018年间)成为了研究的突现词。这20年间城乡关系曾经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但二元社会结构的基本格局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和城乡结构的研究依旧道阻且长。

90年代末市场疲软,大举发展轻工业又造成了大约30000亿元的工业产品库存积压。此时,城市居民消费热点低下,城市和农村市场隔绝与断裂,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民购买力低下。一时间,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学者们开始担忧我国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危机,相关研究集中在提高城市居民消费能力的对策研究上。一方面要解决大量的工业产品积压,另一方面还需要依靠城市的消费热点拉动内需。还有一部分研究对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做了比较分析,其中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城市居民的衣物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远高于食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却恰恰相反。从关键词突现的演进来看,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热点从1987年一直延续到2006年,但第二阶段的侧重点有所变化。

此外,这一时期也有一些对我国城市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的研究,但数量上不如城乡结构和消费结构的研究那么多。观察这一时期研究热点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发现:农村、耐用(工业)消费品和居民需求连接在一起;乡镇企业、劳动者和城乡一体化联系在一起,构成了这21年来以“农村”为背景的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图景。进入2000年之后,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更加关注于趋于成熟的现代城市研究,研究热点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二) 第二阶段(2000—2011年):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快速发展期。高度关注城乡结构变化的城市社会结构研究

21世纪,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空间重组、城乡劳动力流动频繁、城市就业岗位增加、阶层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动,彰显出城乡差别不断扩大、城市内部分化明显的利益分配格局。城市焕然一新,越来越具有现代化城市的特征,与此同时,城市社会结构研究也迎来了成果的丰收期。如表 2所示,“城市化”、“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一体化”、“农民工”、“城乡居民”等涉及城乡关系的关键词在这一阶段涌现,将这10多年命名为:高度关注城乡结构的时期。

城市和乡村两者之间的巨大结构差体现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许多研究在追溯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寻求破解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具体又细化到调整经济结构,缩小收入差距等对策研究。农民工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大规模社会群体,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对城市和乡村的人口结构、阶层结构、就业结构等等社会结构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学界和政界都十分关注的研究对象。在知识图谱中有“社会交往”这一聚类,其中包含的内容主要就是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在城市的社会交往和社会融合研究。

与此同时,城市消费结构研究迎来了新一波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城市消费结构研究的特点与上一时期有所不同,更关注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而非关注如何消化大量工业产品。城乡消费结构的比较研究依旧占据相当多的一部分,这一点在几十年间未有较大的变化。城市消费结构的研究内容越来越丰富,且已经初步形成了研究网络,主要包括:城市消费结构现状的实证研究、城市消费结构的变动情况、对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趋势预测、消费结构作为一种因变量或者自变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三) 第三阶段(2012年以来):积极波动的发展期。逐渐回归城市本身的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研究网络的丰富和完善

近几年的相关研究发文数量每年都有所起伏,且2014年后有持续4年的下降,当前还难以预测是否会有回升,但总体还是一个向上的发展态势。这一阶段的城市化进程依旧如火如荼,但较之上一阶段的迅猛增速有所减缓,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动相对缓和。由此,给研究者们提供了可以更好关注城市自身的机会。2012年之后,“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武汉城市圈”、“人口结构”、“居民消费”、“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家庭”等聚焦城市本身的关键词开始突现。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的突现性接近12,意味着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研究在此期间数量骤增,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如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对策建议的研究纷纷涌现。“人口结构”和“城市家庭”也是这一时期的研究前沿。对城市人口结构的研究集中在人口结构的演变,现状和预测,以及人口结构与消费、经济发展等因素的相关性研究上。城市家庭结构研究的内容涉及较广,既有家庭内部代际关系的研究,也有将家庭作为社会单位,探究其金融、养育和生活方式等行为,以及其周期性变化的研究。“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与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收入差距、居民消费联系在一起,有的研究旨在优化社会结构以促进城市化,有的研究分析城市化对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

这一阶段的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主题开始分化,是填补研究网络的结构洞,完善研究体系的关键时期。研究主题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城乡结构、城市消费结构、城市社会阶层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就业结构和城市人口结构等社会结构的要素都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一起,逐步形成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网络。

四 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反思

虽然广义的社会结构内涵十分丰富,但我们通过梳理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论文梳理发现,研究热点聚焦在城乡结构、城市消费结构、城市社会阶层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就业结构和城市人口结构这六部分内容上,且已经初步形成了研究网络。但还存在一些研究不足,值得我们做进一步反思:

第一,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数量有待增加,不同社会结构部分的关注度有待平衡。无论是在中国知网用主题词模糊检索“城市社会结构”,还是将城市社会结构的9个部分都纳入检索,获得的相关学术论文数量都远低于社会结构研究、农村社会结构研究的论文数量。且城乡结构的论文数量占到所有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60%左右,研究领域对城乡结构的侧重过多,对城市内部社会结构的研究不足。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第三阶段,2012年之后聚焦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论文才有一定幅度的增加,这是当前城市社会结构研究最大的不足和遗憾。从检索9个城市社会结构主题词获得的论文数量来看,城乡结构研究的数量无疑是独占鳌头的,其次是城市社会阶层结构的研究,有342篇,再次是城市消费结构的研究仅有160篇。可见城市内部不同社会结构部分的研究数量十分不均衡,这并非一个成熟的研究领域应有的形态。我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还未完成,应当有更多的目光关注城市本身的社会结构变迁,更多的力量来预判城市社会结构的趋势,以更好地解释和应对未来城市化的多重风险。

第二,学科内部和跨学科的合作和对话不足,单一学科视角“独占”个别研究领域。我们对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机构和作者合作网络做了分析,发现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领域还没有成形的、有一定密度的合作研究网络。仅有零星几个小型的研究合作网络,如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之间有合作关联,大部分的作者和机构独立漂浮在图谱中。各个学科内部的合作寥寥无几,跨学科的合作和对话就更为罕见了。此外,还存在单一学科视角“独占”个别研究领域的情况。从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研究网络来看,城市消费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研究领域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经济学的主战场,而城市社会阶层结构则是社会学的主战场。以消费结构为例,检索到的城市消费结构研究的论文中,有90%左右的文章是经济学的视角,包括国民经济、数量经济、农业经济、城市经济等等。在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尽管消费结构已经形成一个关联度较高且具有发散性的小型研究网络,但网络内的关键词都是一些经济学术语,如边际消费倾向、消费构成,最近也就和“人口结构”一词间接搭上了线。长此以往,研究领域可能会面临着小网络众多,但大网络密度低,最终纷纷脱节的风险。各学科应当在夯实自己学科擅长的研究领域的基础上,展开跨学科的合作,让不同的学科观点进入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各个要素中,从而加强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分析力、解释力和指导力。

第三,城市社会阶层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但还有待深入和系统化。城市社会分层研究除了以职业、收入、消费水平等传统的指标作为划分标准开展的研究之外,住宅分异、生活资源等较新的分层标准也逐渐兴起。尤其是城市住房与城市社会阶层的研究成果颇丰,对社会空间的关注是城市阶层结构研究有别于其他阶层结构研究的显著特征。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中,社会分层、社会空间和社会阶层的连接十分紧密。围绕城市中产阶层和住房空间这两大重点关注对象,中产阶层化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虽然新式的社会分层标准越来越多,但是对这些评价体系进行检验的实证研究却没有跟上,仅有少数研究对此做了适用性检验。如刘欣通过对阶层意识的实证研究发现,职业作为一种划分阶层的主流标准在中国现实社会中并不适用,而经济地位认同、声望地位认同、权力地位认同是城市居民认为比较重要的划分依据。我们发现城市社会阶层研究虽然热闹,但实则还未形成有深度和体系的研究网络,而缺少对分层标准的适用性检验和理论创新是阶层研究难以深化的关键问题。

第四,对社会结构本身的研究关注不够深入,理论研究和创新不足。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第二次浪潮文化强调孤立地研究事物, 第三次浪潮文化则注重研究事物的结构、关系和整体。”而当前中国的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对结构的关注还不够深入。以家庭结构为例,相关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家庭这个独立的事物,少有达到结构层面。社会结构变迁研究中又少见制度性因素的作用,还存在一些研究冠名“社会结构”,而实际还是在孤立地研究事物的现象。社会结构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化的理论概念,但当前的研究对社会结构理论本身的阐释较少,更不用说理论的创新了。如何让社会结构概念进入可研究的状态,如何把握住这个概念来分析中国城市的社会结构,都是还未解决且必须进一步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第五,研究的全球化视野有待拓展。在40年的城市社会结构研究中,仅有凤毛麟角的研究从全球视角出发,将中国城市的社会结构与其他国家的社会结构做了比较研究。北京、上海都陆续提出建设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的战略,但如若不对全球形势进行透析,就有可能被排除在世界知识化和全球化进程的行列之外。2016年有学者对北京和世界城市东京的社会阶层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推测出北京的社会阶层结构仍处于变动期,且距离“橄榄型”社会形态还有一定的差距。明晰与相对成熟的世界城市在社会结构方面的差异,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经验,对完善我国的城市社会结构颇有裨益。在全球资本快速流动的时代中,我们必须在落脚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拓宽全球化的视野,才能在世界知识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纵观40年来的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从以“农村”为主要背景,到高度关注城乡结构,再到回归城市本身,大体经历了三阶段的演变。虽然已初步形成了研究网络,但还有很多有待填补的“结构洞”。今后的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只有形成更加高密度和强有力的研究网络和研究体系,才能更充分和全面地分析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这离不开各学科之间的共同合作和努力,少不了更开阔的全球视野,必须要有更坚实的理论基础,更多聚焦城市自身的主体性,才能增强对城市社会结构的解释力,为城市社会结构转型提供多方面理论和经验的指导。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5页。

李路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页。

宋书伟、缪青、王因为、吕卫平、宋俊岭:《中国现代社会结构模式研究——发展以中等城市为中心的城乡网络结构》,《城市问题》1988年第3期。

城乡结构的论文筛选了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其余主题的来源均是中国知网全部来源的数据。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1页。

伍若梅、孔悦凡:《共词分析与共引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情报资料工作》2010年第1期。

经过寻径网络算法处理的网络节点数量不会变化,而连线数量会大大减少,使得重点更加突出。

为了使网络图尽可能清晰,图 1仅展现了频次大于20的关键词。

18个聚类分别是:城乡收入差距、消费结构、人口城镇化、收入差距、就业结构、居民消费结构、城市、社会空间、城市人口、城市二元经济结构、均衡发展机制、农村、社会分层、社会交往、人口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协调发展、阶层分化。

李杰、陈朝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机及视化》(第二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39页。

Price D J D S., Networks of Scientific Papers,Science, 1965, Vol.149, p.3685.

半衰期8年的论文有:李实(1999,经济研究)、刘欣(2007,社会学研究)、任太增(2006,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刘精明(2005,社会学研究)、赵人伟(1997,经济研究)、李强(2009,学术界)、殷民娥(2005,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王海港(2005,经济研究)、郑辉(2009,社会学研究)、程永宏(2008,经济研究)、郭康建(1997,青年研究)、徐宽(2003,经济学季刊)、臧旭恒(200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林毅夫(2003,世界经济)、刘传江(2005,人口研究)、徐晓军(2000,城市发展研究)、陆铭(2005,经济研究)、李强(2009,江苏社会科学)、洪兴建(2008,经济学季刊)、万广华(2008,经济学季刊)。

刘欣:《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

乔耀章、巩建青:《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固化与缓解——以城市、乡村、市场与政府互动为视角》,《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刘生、马书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转型的伦理路径探析》,《学术交流》2011年第2期。

仇立平:《上海社会阶层结构转型及其对城市社会治理的启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李君甫、李阿琳:《北京社会阶层空间结构的特点、问题及优化》,《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刘欣:《发挥中产阶层在城市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1期。

刘毅:《中产阶层消费结构变迁及特征——基于珠江三角洲城镇住户调查的分析》,《经济学家》2008年第3期。

孙斌栋、吴雅菲:《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城市规划》2009年第6期。

赵雁鸿:《住房——城市空间的阶层化分割》,《黑河学刊》2010年第4期。

李善峰:《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3期。

李雪飞、新望:《失衡的城乡供需结构》,《中国改革》1999年第3期。

吴薇:《基于ELES模型的吉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

王春光:《中国城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在中国知网设置时间为1979—2018年,以主题词为“社会结构”检索,可获得22006篇论文;以“农村社会结构”检索,有2681篇论文,而以“城市社会结构”检索,仅有811篇。(检索时间:2019年7月2日)

刘欣:《转型期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李升:《北京与东京的社会阶层结构状况比较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