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Vol. 48 ›› Issue (3): 145-158.doi: 10.16382/ j.cnki.1000-5579.2016.03.016
[美]安乐哲
Roger T. Ames
摘要: 人论是儒家伦理学理解中国哲学的钥匙?与西方本体论?目的论宇宙观不同,儒家认为万物是相互依赖的?西方个人是分离的?个体化的个人,而儒家的个人在内在关系?构建性关系中在,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抽象?儒家对人的理解是叙事性的,人不是永恒不变的灵魂,不是“现成的人”,而是“生成中的人”,儒家伦理学是一种重榜样而轻原则的彻底的经验主义?儒家之“人”同时是“焦点”(focus)和围绕焦点展开的“场域”(field)?有利于在关系和角色中的人成长的就是道德的?美德伦理学主张德性(virtue)与早期儒家之“德”相对应,而仁的整体性?叙事性则使儒家伦理与角色伦理相通?评价角色的标准不应是独立于角色的德性,而是所有的复杂性综合起来的关系,角色在关系中的成长才是主要的?借助杜威的直觉经验论,我们确认了经验就是它所是的东西,并且它是真实的?主体的同一性并不在事先,因此我们主张用“全息焦点”(Holo graphic Focus)来代替“主体”概念?我们是所有关系的综合,在关系中构成自身,而关系本身是内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