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易成栋, 夏西, 郑亮. 全面的住房改革能促进住房平等吗?——来自贵阳市自然实验的证据[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2(3): 147-159. |
[2] |
张树华. 历史、历史观与三十年来的俄罗斯政治[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49(2): 132-140. |
[3] |
何卓恩,李晓波. 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经济思路的变迁[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5(2): 92-97. |
[4] |
高兆明.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平等”[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4(6): 40-45. |
[5] |
张容南. 试论伦理与道德的统一性
——以德沃金为中心的考察[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4(4): 65-70. |
[6] |
刘新民, 江赛蓉. 福利国家弱势群体的教育福利制度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3(6): 65-69. |
[7] |
龙翠红. 中国的收入差距、经济增长与教育不平等的相互影响[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3(5): 138-144. |
[8] |
章清. 中国自由主义的“正名”——战后自由主义的浮现及其意义[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3(2): 37-47. |
[9] |
唐忠毛. 佛教平等观的向度及其现实意义[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1(3): 36-40. |
[10] |
夏金华. 论佛教平等观的独特性及其表现与影响[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1(3): 32-35. |
[11] |
张晓林. 基督教平等观念与中国近现代启蒙[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1(3): 28-31,35. |
[12] |
葛壮. 简析伊斯兰教的平等观[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1(3): 24-27. |
[13] |
刘仲宇. 道教平等观简述[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1(3): 20-23. |
[14] |
崔宜明. 论第三种法治[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8(1): 46-53. |
[15] |
高瑞泉. 论“新青年”派的“平等”观念*[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37(3): 1-9+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