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彪如,1988,《管理浮动与汇率目标区》,《世界经济文汇》第6期。
陈学彬、刘明学,2008,《托宾税、货币投机与货币政策独立性》,《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冯用富,2000,《汇率目标区: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中的汇率制度选择》,《财经科学》第2期。
胡坚、董曦明,2006,《汇率目标区在外汇干预中的作用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第3期。
黄泽民,1995,《国际货币制度与国际金融政策协调——论寡头协调时期》,《上海金融》第12期。
姜凌、韩璐,2003,《汇率目标区理论与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思路》,《经济评论》第2期。
姜正军,2001,《我国汇率目标区框架设计思路初探》,《西南金融》第7期。
刘惠好、李蔚、苏振天,2014,《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理论拓展与实证——基于中国国情》,《财贸研究》第3期。
[美]罗伯特·特里芬,1997,《黄金与美元危机》,北京:商务印书馆。
秦江萍、叶欣,2005,《汇率目标区理论应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上海金融》第6期。
孙洁,1997,《汇率目标区理论的演进》,《国际金融研究》第6期。
王向勇,1987,《汇率目标区制度》,《国际金融研究》第4期。
徐坡岭、刘来会,2017,《劳动密集度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国际证据与比较》,《国际经贸探索》第10期。
杨胜刚、王惠文,2003,《论建立人民币汇率目标区》,《财经科学》第6期。
俞萌,2001,《人民币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分析》,《世界经济》第5期。
周克,2011,《当前人民币均衡汇率估算——基于Balassa-Samuelson效应扩展的购买力平价方法》,《经济科学》第2期。
朱函葳,2018,《基于多国面板数据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检验》,《上海经济研究》第2期。
Balassa, B., 1964,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Doctrine:A Reappraisa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72, No.6.
Cumby, R., Canzoneri, M. and Diba, B., 1999, "Relative Labor Productivity and the Real Exchange Rate in the Long Run:Evidence for a Panel of OECD Countr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47, No.2.
Faruqee, H., 1995, "Long-Run Determinants of the Real Exchange Rate:A Stock-Flow Perspective", IMF Staff Paper, Vol.42, No.1.
Krugman, P.R., 1991, "Target Zone and Exchange Rate Dynamic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6, No.3.
Samuelson, P.A.,1964, "Theoretical Notes on Trade Problem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46, N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