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詹燕, 2001, 《论《神曲》的进步意义》,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第3期。
|
2 |
姜岳斌, 2000, 《《神曲》与敦煌变文故事中的地狱观念》, 《外国文学评论》 第1期。
|
3 |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M].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
4 |
林峥, 2001, 《《神曲》第一部曲与新柏拉图主义》, 《外国文学研究》 第3期。
|
5 |
蒋承勇, 2002, 《从神圣观照世俗》,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第2期。
|
6 |
苏晖、邱紫华, 2004, 《但丁美学和诗学思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第3期。
|
7 |
姜岳斌, 2005, 《但丁: 中世纪伦理思想的映象与整合》, 《外国文学评论》 第3期。
|
8 |
张春秋, 2005, 《《神曲》对"爱"的诠释》, 《大连民族学院》 第4期。
|
9 |
成良臣, 2000, 《略论《神曲》的二重性》,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4期。
|
10 |
刘晓文, 2002, 《但丁与阿拉伯——伊斯兰哲学》, 《中州学刊》 第5期。
|
11 |
胡程, 2002, 《浅论但丁《神曲》的创作源泉》, 《池州师专学报》 第2期。
|
12 |
曹祖平, 2004, 《《神曲》沉潜的人类探求精神》,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 第2期。
|
13 |
何红斌, 2002, 《《神曲》: 诗性的乌托邦》,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第2期。
|
14 |
王少杰, 1997, 《论但丁、歌德、托尔斯泰作品中的道德完善主题》,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第2期。
|
15 |
肖锦龙, 1989, 《从《神曲》的整体构建看它的主旨》, 《西北师大学报》 第2期。
|
16 |
张月冰, 2003, 《诗想奇观, 艺术魔盒——《神曲》艺术魅力探析》, 《语文学刊》 第6期。
|
17 |
易园华、魏军, 2005, 《古老中的前卫性——《神曲》的叙事学阐释》, 《求索》 第12期。
|
18 |
马强才, 2005, 《略论《神曲》"元故事"叙事结构》, 《重庆社会科学》 第3期。
|
19 |
张寅德. 叙事学研究[A].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
20 |
伍蠡甫、胡经.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读(中卷)[A].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
21 |
德里达. 文学行动[M]. 赵兴国等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
22 |
徐京安 2000, 但丁. 天津: 新蕾出版社.
|
23 |
恩格斯. 德国农民战争[M].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6.
|
24 |
肖锦龙 1995, 从中西文化深层结构看中西文学的思想导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5 |
肖锦龙, 2003, 《德里达解构理论的东方性》, 《外国文学研究》 第1期。
|
26 |
O. kristovic, Jelena. Classical and Medieval Literature Criticism[A]. Vol. 3. Gale Research Inc., 19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