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毓春, 李冰. 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逻辑、方向与路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4(3): 161-171. |
[2] |
岳华, 张海军. 金融发展、资源诅咒与经济增长[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1(6): 138-150. |
[3] |
胡艳, 潘婷, 张桅. 一体化国家战略下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1(5): 99-106. |
[4] |
全林. 商品房凡伯伦效用及博弈分析:商品房价格和需求量同向变动的新解释[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49(1): 164-171. |
[5] |
董直庆,宋伟,赵景. 技术差距与经济增长收敛性: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47(6): 129-139. |
[6] |
陈晓静. 欧盟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47(3): 102-109. |
[7] |
龚秀国, 蔡若凡.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美元汇率战略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6(3): 107-112. |
[8] |
王盛,翟青, 白雨晨. 上海房地产市场预警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5(3): 137-144. |
[9] |
张永岳, 王元华. 我国房地产市场公平与效率目标实现机制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4(5): 79-85. |
[10] |
陈体标, 饶晓辉. 我国部分省份经济增长的转移动态特征[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3(5): 125-131. |
[11] |
龙翠红. 中国的收入差距、经济增长与教育不平等的相互影响[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3(5): 138-144. |
[12] |
陈洪安, 李国平, 江若尘. 人力资本对京沪两地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2(3): 88-92. |
[13] |
李 巍. 应对通胀预期的有效措施:源自资产市场价格波动的证据[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2(2): 70-76. |
[14] |
崔裴, 严乐乐. 住房租买选择机制缺失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影响[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2(1): 108-113. |
[15] |
李巍 谭之博. 通货膨胀、证券及房地产市场收益 ——源自中国过度货币供给时期的证据[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1(2): 10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