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56 ›› Issue (6): 69-79.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6.006
金立鑫
Lixin Jin
摘要:
该文讨论汉语语法中五类具有歧义解读的名词短语。它们分别是“N+的+V”、“V+的+N”、名词性的“V+N”、“N+(V+N)”和“N1+N2”。其中前四类歧义结构与结构内名词具有通格的句法属性有关。该名词相对动词具有不及物动词行为者的语义角色,同时也有及物动词受事的语义角色(这一句法现象与世界施格语言中的通格成分属性一致)。在上下文自由的条件下,这两个语义角色处于“薛定谔的猫”的叠加态,有两种不同的语义解读。但只要进入具体语境,它们各自的语义角色便得到准确定位(类似量子坍塌)。最后一种“N1+N2”比较奇特,如果两个名词都具备词汇施事特征,则这两个名词可以互为施事或受事,从而引发两种不同的语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