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编辑组.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C].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80-1987.
|
2 |
伯纳德·科姆里著. 沈家煊译. 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M].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9.
|
3 |
陈其光. 汉语苗瑶语比较研究[A]. 丁邦新、孙宏开主编. 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二)[C]. 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1.
|
4 |
储泽祥 , 2000, 《数词与复数标记不能同现的原因》, 《民族语文》 第6期。
|
5 |
戴庆厦、 等. 1991, 藏缅语十五种.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
6 |
戴庆厦、傅爱兰、刘菊黄. 关于我国藏缅语的系属分类[A]. 藏缅语新论[C]. 北京: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4.
|
7 |
戴庆厦、 徐悉艰 1992, 景颇语语法.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8 |
傅懋 . 论民族语言调查研究[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98.
|
9 |
格桑居冕 , 1982, 《藏语动词的使动范畴》, 《民族语文》 第5期。
|
10 |
胡坦 , 1984, 《藏语的语素变异和语音变迁》, 《民族语文》 第3期。
|
11 |
黄伯荣主编. 汉语方言语法类编[M]. 青岛: 青岛出版社, 1996.
|
12 |
黄布凡 , 1991, 《藏缅语的情态范畴》, 《民族语文》 第2期。
|
13 |
黄布凡 , 1997, 《原始藏缅语动词后缀*-s的遗迹》, 《民族语文》 第1期。
|
14 |
黄行 , 1997, 《藏语动词语法范畴的相互制约作用》, 《民族语文》 第6期。
|
15 |
金理新 2006, 上古汉语形态研究. 合肥: 黄山书社.
|
16 |
李永燧 , 1983, 《彝、缅、景颇三个语支第一、二人称代词比较》, 《语言研究》 第1期。
|
17 |
李永燧 , 1994, 《汉语藏缅语人称代词探源》, 《中国语言学报》 卷二
|
18 |
梁敏、 张均如 1996, 侗台语族概论.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 |
刘丹青 , 2002, 《汉藏语言的若干语序类型学课题》, 《民族语文》 5
|
20 |
马学良主编. 汉藏语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
21 |
倪大白. 侗台语族语言研究[A]. 戴庆厦主编. 二十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C]. 北京: 书海出版社, 1998.
|
22 |
孙宏开主编. 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M].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1997.
|
23 |
孙宏开等主编. 中国的语言[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
24 |
孙宏开 , 1988, 《藏缅语量词用法比较——兼论量词发展的阶段层次》, 《中国语言学报》 第3期。
|
25 |
孙宏开 , 1992, 《论藏缅语语法结构类型的历史演变》, 《民族语文》 第5、6期。
|
26 |
孙宏开 , 1994, 《藏缅语中的代词化问题》, 《国外语言学》 第3期。
|
27 |
孙宏开 , 1996, 《论藏缅语的语法形式》, 《民族语文》 第2期。
|
28 |
汪大年、杜若明. 藏缅语的定语[J]. 民族语文研究新探[M]. 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2.
|
29 |
王辅世、 毛宗武 1995, 苗瑶语古音构拟.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30 |
游汝杰 , 1982, 《论台语量词在汉语南方方言中的底层遗存》, 《民族语文》 第2期。
|
31 |
张元生 1993(4), 武鸣壮语名量词新探. 北京: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
32 |
赵斌 , 1989, 《中国各民族语言的语序共性分析》, 《语言研究》 第1期。
|
33 |
LaPolla , Randy J , Huang Chenglong . 2003, A Grammar of Qiang with annotated texts and glossary.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