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伟希. 精神审美学论纲——兼论“审美即道德”与“审美即宗教”问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56(2): 42-62. |
[2] |
殷国明. 从“诗教”到“美育代宗教”——关于近代中国文学教育思想的嬗变与转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2(1): 68-80. |
[3] |
夏金华. 中古时期三夷教的消亡与外来宗教中国化的路径选择[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1(1): 117-123. |
[4] |
胡键. 马克思宗教批判的逻辑演进[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0(3): 63-71. |
[5] |
约翰·罗伯逊. 启蒙运动的再思考[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49(3): 35-41. |
[6] |
魏乐博. 全球宗教变迁与华人社会——世俗化、宗教化、理性化与躯体化[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49(2): 48-55. |
[7] |
顾卫民. 葡萄牙海洋帝国宗教裁判所的历史(1536-1821)[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49(1): 60-69. |
[8] |
王劲嵛. 上帝与正义:罗尔斯政治哲学建构中的宗教问题[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8(2): 82-88. |
[9] |
唐忠毛. 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世俗化问题辨析[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5(6): 107-115. |
[10] |
李天纲. 宗教慈善的借鉴与实践 ———以意大利“圣艾智德”和上海“普安堂”为例[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5(2): 33-40. |
[11] |
邓军. 浪漫的宗教心灵
——五四时期朱谦之的生命求索[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5(1): 15-23. |
[12] |
安伦. 摆脱“西方中心论”及重建本土宗教学[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4(5): 107-113. |
[13] |
胡伟希. 论悲悯与共通感
——兼论基督教和佛教中的悲悯意识[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4(4): 49-58. |
[14] |
李向平, 杨林霞. 宗教、社会与权力关系 ——“宗教市场论”的社会学解读[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3(5): 1-7. |
[15] |
黄海波. 公民社会中的宗教:罗伯特•伍斯诺的多维分析模式述评[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3(5): 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