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Vol. 41 ›› Issue (4): 112-118.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9.04.012

• 古典文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帛书《易传》中“损”“益”卦论疑案探析

傅惠生   

  • 出版日期:2009-07-30 发布日期:2009-07-30

  • Online:2009-07-30 Published:2009-07-30

摘要:

帛书《易传·要》第四章《损》 《益》卦论是整个帛书《易传》中最精彩的一段文字, 孔子称之为“损益之门”和“易道”, 可以说是整个春秋战国《易传》思想的一个结晶, 是汉代易学思想发展的基石, 但是却没有在通行本中流传下来。本文通过对损益卦论内容的分析, 将帛书《易传》中《二三子》、《系辞》、《易之义》和《要》四篇文字的内容与今本《易传》中“乾坤之门”论说进行梳理和比较, 并将这种梳理与帛书和今本两种《易传》传播历史脉络的梳理相结合, 试图找到为什么损益卦论没能流传的原因并认为如果将“损益之门”与“乾坤之门”结合在一起作为理解《周易》的经和纬, 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较为方便地入《周易》之门。

关键词: 帛书《易传》, “损” “益”卦论, 二门组合

Abstract:

帛书《易传·要》第四章《损》 《益》卦论是整个帛书《易传》中最精彩的一段文字, 孔子称之为“损益之门”和“易道”, 可以说是整个春秋战国《易传》思想的一个结晶, 是汉代易学思想发展的基石, 但是却没有在通行本中流传下来。本文通过对损益卦论内容的分析, 将帛书《易传》中《二三子》、《系辞》、《易之义》和《要》四篇文字的内容与今本《易传》中“乾坤之门”论说进行梳理和比较, 并将这种梳理与帛书和今本两种《易传》传播历史脉络的梳理相结合, 试图找到为什么损益卦论没能流传的原因并认为如果将“损益之门”与“乾坤之门”结合在一起作为理解《周易》的经和纬, 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较为方便地入《周易》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