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56 ›› Issue (1): 146-160.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1.013
•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 上一篇
胡艳, 栗明钰, 唐睿
接受日期:
2023-12-15
出版日期:
2024-01-15
发布日期:
2024-01-29
作者简介:
胡艳,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教授(合肥,230601)|栗明钰,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唐睿,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讲师
基金资助:
Yan Hu, Mingyu Li, Rui Tang
Accepted:
2023-12-15
Online:
2024-01-15
Published:
2024-01-29
摘要: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是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在测度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考察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提升;(2)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制造业及高新技术行业企业,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提升具有更强促进作用,且该影响在长三角核心地区、数字经济高水平地区以及非资源型城市中更显著;(3)机制分析表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降低企业资产专用性程度以及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两个途径促进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上述结论揭示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分工的机理,拓展了企业边界的相关研究,可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启示。
胡艳, 栗明钰, 唐睿. 数字经济与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基于长三角的经验证据[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56(1): 146-160.
Yan Hu, Mingyu Li, Rui Tang. Digital Economy and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Enterprises:Empirical Evidence Based 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24, 56(1): 146-160.
表 2
描述性统计"
变量 | 均值 | 标准差 | 最小值 | 最大值 |
VSI | 0.735 6 | 0.163 | 0.186 7 | 0.977 3 |
digi | 0.234 8 | 0.112 | 0.055 5 | 0.498 6 |
size | 7.727 1 | 1.116 | 5.112 0 | 10.579 3 |
age | 2.805 8 | 0.362 | 1.609 4 | 3.401 2 |
lev | 0.402 1 | 0.204 | 0.029 3 | 0.843 9 |
cash | 0.185 5 | 0.124 | 0.027 3 | 0.632 7 |
equity | 0.583 7 | 0.194 | 0.156 1 | 0.943 7 |
roa | 0.040 6 | 0.052 | ?0.178 0 | 0.1905 |
duality | 0.279 1 | 0.449 | 0.000 0 | 1.000 0 |
indirector | 0.370 1 | 0.048 | 0.333 3 | 0.500 0 |
表 3
基准回归结果"
变量 | (1) | (2) | (3) | (4) |
VSI | VSI | VSI | VSI | |
digi | 0.134 1*** | 0.053 0* | 0.159 5*** | 0.146 2*** |
(0.021 2) | (0.029 8) | (0.047 9) | (0.043 3) | |
size | 0.004 47 | 0.003 94 | ||
(0.005 92) | (0.006 96) | |||
age | 0.009 43 | 0.065 1** | ||
(0.013 1) | (0.026 8) | |||
lev | ?0.121** | ?0.220*** | ||
(0.050 8) | (0.053 3) | |||
cash | ?0.065 8*** | ?0.066 2*** | ||
(0.017 3) | (0.017 6) | |||
equity | ?0.140*** | ?0.205 3*** | ||
(0.050 0) | (0.052 0) | |||
roa | ?0.565*** | ?0.566 8*** | ||
(0.045 1) | (0.045 5) | |||
duality | ?0.007 30* | ?0.004 79 | ||
(0.004 33) | (0.004 33) | |||
indirector | 0.074 5 | 0.084 4 | ||
(0.053 9) | (0.055 3) | |||
Constant | 0.704 1*** | 0.800 1*** | 0.698 1*** | 0.742 4*** |
(0.008 45) | (0.073 5) | (0.006 25) | (0.092 9) | |
年份固定效应 | NO | NO | YES | YES |
企业固定效应 | NO | NO | YES | YES |
N | 6 468 | 6 468 | 6 468 | 6 468 |
0.027 7 | 0.148 9 | 0.031 2 | 0.161 7 |
表 4
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结果"
变量 | (1) | (2) | (3) | (4) | (5) |
VSI | VSI | VSI | VSI | VSI | |
digi | 0.109 9*** | 0.077 9* | 0.092 2** | 0.070 0** | |
(0.038 2) | (0.046 7) | (0.041 4) | (0.033 8) | ||
0.022 1*** | |||||
(0.005 88) | |||||
tfc | 0.012 0 | ||||
(0.026 5) | |||||
pop | ?0.038 5 | ||||
(0.109 7) | |||||
indus | 0.022 7* | ||||
(0.012 3) | |||||
Constant | 0.990 3*** | 0.737 9*** | 0.610 7** | 0.996 3*** | 0.907 5*** |
(0.047 8) | (0.092 8) | (0.267 0) | (0.093 4) | (0.084 4) | |
控制变量 | YES | YES | YES | YES | YES |
年份固定效应 | YES | YES | YES | YES | YES |
企业固定效应 | YES | YES | YES | YES | YES |
N | 6 468 | 6 468 | 6 468 | 5 093 | 5 544 |
0.149 3 | 0.162 5 | 0.163 5 | 0.168 4 | 0.131 5 |
表 6
行业异质性回归结果"
变量 | (1) | (2) | (3) | (4) |
制造业 | 服务业 | 高新技术行业 | 非高新技术行业 | |
Digi | 0.078 4** | 0.069 4 | 0.111 9** | 0.054 3 |
(0.036 1) | (0.093 6) | (0.061 6) | (0.037 3) | |
Constant | 1.040 3*** | 0.817 7*** | 1.502 9*** | 0.826 5*** |
(0.082 9) | (0.197 8) | (0.218 6) | (0.187 7) | |
控制变量 | YES | YES | YES | YES |
年份固定效应 | YES | YES | YES | YES |
企业固定效应 | YES | YES | YES | YES |
N | 4 334 | 1 408 | 2 123 | 4 345 |
R2 | 0.176 4 | 0.186 3 | 0.202 6 | 0.137 8 |
表 7
区域异质性回归结果"
变量 | (1) | (2) | (3) | (4) | (5) | (6) |
核心 区域 | 非核心 区域 | 数字经济 高水平城市 | 数字经济 低水平城市 | 资源型 城市 | 非资源型 城市 | |
digi | 0.071 9** | 0.018 5 | 0.060 5* | ?0.019 7 | ?0.091 5 | 0.067 0** |
(0.035 0) | (0.169 3) | (0.034 9) | (0.111 4) | (0.157 9) | (0.033 9) | |
Constant | 0.951 8*** | 1.134 5*** | 0.993 2*** | 1.423 1*** | 1.430 4** | 1.041 8*** |
(0.084 2) | (0.194 4) | (0.155 3) | (0.395 5) | (0.640 3) | (0.146 9) | |
控制变量 | YES | YES | YES | YES | YES | YES |
年份固定效应 | YES | YES | YES | YES | YES | YES |
企业固定效应 | YES | YES | YES | YES | YES | YES |
N | 6 017 | 451 | 5 346 | 1 122 | 396 | 6 072 |
R2 | 0.146 3 | 0.248 9 | 0.141 9 | 0.231 1 | 0.210 6 | 0.152 9 |
白万平、孙溶镁、白鸽, 2022, 《数字经济发展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分析》, 《经济与管理评论》第5期, 第5—19页. | |
白雪洁、宋培、李琳等, 2021, 《数字经济能否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基于效率型技术进步视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第1—15页. | |
柏培文、喻理, 2021, 《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价格加成: 理论机制与经验事实》, 《中国工业经济》第11期, 第59—77页. | |
鲍鹏程、朱付彪, 2023, 《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影响的实证检验》, 《统计与决策》第16期, 第101—105页. | |
陈庆江、赵明亮、耿新, 2018, 《信息化、市场分割与产业结构合理化》, 《经济问题》第6期, 第14—19页. | |
陈信元、黄俊, 2006, 《政府管制与企业垂直整合——刘永行“炼铝”的案例分析》, 《管理世界》第2期, 第134—138+169页. | |
陈钊、王旸, 2016, 《“营改增”是否促进了分工: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管理世界》第3期, 第36—45+59页. | |
戴翔、金碚, 2014, 《产品内分工、制度质量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经济研究》第7期, 第4—17+43页. | |
丁志帆, 2020, 《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 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现代经济探讨》第1期, 第85—92页. | |
杜传忠、张远, 2021, 《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 《证券市场导报》第2期, 第41—51页. | |
范子英、彭飞, 2017, 《“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和分工效应: 基于产业互联的视角》, 《经济研究》第2期, 第82—95页. | |
桂琦寒、陈敏、陆铭等, 2006, 《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 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 《世界经济》第2期, 第20—30页. | |
郭丰、杨上广、柴泽阳, 2023, 《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增量提质”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年报的文本分析》, 《南方经济》第2期, 第146—162页. | |
郝闻汉、袁淳、耿春晓, 2021, 《区域一体化政策能促进企业垂直分工吗?——来自撤县设区的证据》, 《经济管理》第6期, 第22—37页. | |
贺灵, 2023, 《统一大市场视域下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研究》, 《理论探讨》第4期, 第149—156页. | |
黄凯南、魏晓珂, 2023, 《企业技术前沿接近度如何影响合作创新?》, 《社会科学辑刊》第5期, 第172—180页. | |
黄群慧、余泳泽、张松林, 2019, 《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 内在机制与中国经验》, 《中国工业经济》第8期, 第5—23页. | |
江艇, 2022, 《因果推断经验研究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 《中国工业经济》第5期, 第100—120页. | |
金环、于立宏, 2021, 《数字经济、城市创新与区域收敛》, 《南方经济》第12期, 第21—36页. | |
李春涛、闫续文、宋敏等, 2020, 《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新三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中国工业经济》第1期, 第81—98页. | |
李海舰、李燕, 2020, 《对经济新形态的认识: 微观经济的视角》, 《中国工业经济》第12期, 第159—177页. | |
李琦、刘力钢、邵剑兵, 2021, 《数字化转型、供应链集成与企业绩效——企业家精神的调节效应》, 《经济管理》第10期, 第5—23页. | |
李卫兵、张星, 2023,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交易成本》,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第8—17页. | |
李扬子、谭建华、严丽娜, 2021, 《流通体系标准化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 《统计与决策》第3期, 第185—188页. | |
李治国、车帅、王杰, 2021, 《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中国275个城市的异质性检验》,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第5期, 第27—40页. | |
梁琦、肖素萍、李梦欣, 2021, 《数字经济发展提升了城市生态效率吗?——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 《经济问题探索》第6期, 第82—92页. | |
刘翠花, 2022, 《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创业增长的影响》, 《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第112—125+128页. | |
刘潭、徐璋勇、张凯莉, 2022, 《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同性的影响》,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第2期, 第21—36页. | |
刘艳霞, 2022, 《数字经济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经验证据》, 《改革》第9期, 第35—53页. | |
刘志彪、孔令池, 2019,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特征、问题及基本策略》,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第137—147页. | |
刘志彪、刘晓昶, 2001, 《垂直专业化: 经济全球化中的贸易和生产模式》,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0期, 第5—10页. | |
罗佳、张蛟蛟、李科, 2023, 《数字技术创新如何驱动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上市公司专利数据的证据》, 《财经研究》第2期, 第95—109+124页. | |
戚聿东、蔡呈伟, 2020, 《数字化对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多重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学习与探索》第7期, 第108—119页. | |
施炳展、李建桐, 2020, 《互联网是否促进了分工: 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管理世界》第4期, 第130—149页. | |
宋德勇、朱文博、丁海, 2022, 《企业数字化能否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基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考察》, 《财经研究》第4期, 第34—48页. | |
谭洪波、夏杰长, 2022, 《数字贸易重塑产业集聚理论与模式——从地理集聚到线上集聚》, 《财经问题研究》第6期, 第43—52页. | |
谭志东、赵洵、潘俊等, 2022, 《数字化转型的价值: 基于企业现金持有的视角》, 《财经研究》第3期, 第64—78页. | |
王天尧、杨晓维, 2023, 《宽带、远程服务与企业分工》, 《财经研究》第8期, 第109—123页. | |
王文, 2020, 《数字经济时代下工业智能化促进了高质量就业吗》, 《经济学家》第4期, 第89—98页. | |
韦庄禹, 2022, 《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3期, 第66—85页. | |
吴丹丹、冯学钢、马仁锋等, 2023, 《数字经济发展对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效应》, 《旅游学刊》第2期, 第47—65页. | |
吴非、胡慧芷、林慧妍等, 2021,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资本市场表现——来自股票流动性的经验证据》, 《管理世界》第7期, 第130—144页. | |
夏炎、王会娟、张凤等, 2018, 《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增长和非农就业影响研究——基于投入占用产出模型》, 《中国科学院院刊》第7期, 第707—716页. | |
肖旭、戚聿东, 2019, 《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维度与理论逻辑》, 《改革》第8期, 第61—70页. | |
徐维祥、周建平、刘程军, 2022,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效应》, 《地理研究》第1期, 第111—129页. | |
银温泉、才婉茹, 2001, 《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 《经济研究》第6期, 第3—12+95页. | |
袁淳、从阓匀、耿春晓, 2023,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专业化分工——基于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的自然实验》, 《财经研究》第6期, 第34—48页. | |
袁淳、肖土盛、耿春晓等, 2021,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分工: 专业化还是纵向一体化》, 《中国工业经济》第9期, 第137—155页. | |
张博雅、唐大鹏、刘翌晨, 2022, 《物流标准化是否促进了企业分工?》,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6期, 第70—81页. | |
郑辛迎、方明月、聂辉华, 2014, 《市场范围、制度质量和企业一体化: 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南开经济研究》第1期, 第118—133页. | |
Adelman, M. A. , 1955, Concept and Statistical Measurement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Buzzell, R. D. , 1983, “Is Vertical Integration Profitabl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 61, No. 1: 92-102. | |
Coase, R. H. , 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Vol. 16, No. 4: 386-405. | |
Lyons, B. R. , 1995, “Specific Investment, Economies of Scale, and The Make-or-Buy Decision: A Test of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Vol. 26, No. 3: 431-443. | |
Nunn, N. and Qian, N. , 2014, “US Food Aid and Civil Conflic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104, No. 6: 1 630-1 666. | |
Ohanian, N. K. , 1994, “Vertical lntegration in the US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1900-1940”,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 76, No. 1: 202-207. | |
Tapscott, D. ,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Promise and Peril in the Age of Networked Intelligence, New York: McGraw Hill. | |
Williamson, O. E. , 1971,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 Vol. 76, No. 1: 233-261. |
[1] | 周波, 孔欣悦, 张超. 墙内开花墙外香吗——地方政府间标尺竞争策略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5(4): 144-161. |
[2] | 于秋阳, 王倩, 颜鑫. 长三角城市群文旅融合:耦合协调、时空演进与发展路径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4(2): 159-172. |
[3] | 胡艳, 陈雨琪, 李彦. 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4(1): 143-154. |
[4] | 张方.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视角下的房价波动: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3(6): 165-176. |
[5] | 曾刚. 长三角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及其区域一体化深化路径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3(5): 226-236. |
[6] | 余南平. 全球数字经济价值链“轴心时代”的塑造与变革[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3(4): 124-135. |
[7] | 李湛, 张彦. 长三角一体化的演进及其高质量发展逻辑[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2(5): 146-156. |
[8] | 宋冬林, 高星阳, 范欣.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包容性增长吗?[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2(1): 146-161. |
[9] | 陈建军, 杨书林, 黄洁. 城市群驱动产业整合与全球价值链攀升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1(5): 90-98. |
[10] | 胡艳, 潘婷, 张桅. 一体化国家战略下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1(5): 99-106. |
[11] | 滕堂伟, 瞿丛艺, 胡森林, 曾刚.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格局分异及空间关联特征[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1(5): 107-117. |
[12] | 蓝发钦, 黄嬿. 长三角产业集聚的经济效益分析——基于静态和动态空间计量杜宾模型[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1(2): 163-171. |
[13] | 谢福泉,黄俊晖. 基于IO模型的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关联关系分析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的实证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5(3): 128-136. |
[14] | 张攀, 徐长乐. 论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进中的竞争策略[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9(5): 111-116. |
[15] | 张晓菊, 曾光. 长三角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差异的变动趋势[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9(5): 117-12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