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56 ›› Issue (5): 79-88.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5.008
周兴陆
Xinglu Zhou
摘要:
黄侃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有《文心雕龙札记》 传世,已成为现代文史学术经典。该书从讲义到公开出版,过程颇为复杂。最早采用油印和铅印形式,凡31篇。铅印的下半部16篇庋藏北大图书馆,至今缺乏研究。1920年代初,顾名将最初油印31篇的下半部20篇改题《文心雕龙笔记》 作为平民大学讲义铅印。1927年文化学社版即据该本,并附录骆鸿凯《物色》 。黄侃离开北大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中华大学任教,约于1923年铅印31篇本讲义,并在《华国》 月刊连载,因《华国》 停刊而中辍。1935年黄侃去世,中央大学《文艺丛刊》 刊发讲义上半部11篇。1947年,四川大学将《文艺丛刊》 与文化学社本合集为31篇本刊印,流传不广。1962年,中华书局再次将两者合集出版。但已非《札记》 的原貌,须要进行文本复原的工作。黄侃《文心雕龙札记》 是现代大学讲义的形态演变的一个典型个案,产生于近现代思想转型期骈散相争、文白对立的北大讲坛,因此更有细致探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