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5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4-09-15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稿
    相似与相异:19世纪初期江南与荷兰经济史比较研究
    李伯重
    2024 (5):  1-12.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5.001
    摘要 ( 79 )   HTML ( 8 )   PDF(775KB) ( 101 )  

    中国和欧洲都涵盖了广大地域,其中各个地区在各方面差异很大。要进行深入而客观的比较研究,应当选择那些具有较高可比性的地区。从经济史的角度来看,在近代早期中国和欧洲的各个地区中,江南和荷兰是两个可比性最高的地区。采用历史国民账户系统的方法,对19世纪初期这两个地区的经济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到近代早期中国和欧洲这两个最发达的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相似性和相异性。这个结果有力地推翻了以往以“英国模式”为标准来研究中国和欧洲近代经济史所导致的各种偏见,对我们更好地认识近代早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启科技与人文对话
    嬗变与演进:工匠的技艺存在
    程海东, 陈凡
    2024 (5):  13-21.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5.002
    摘要 ( 77 )   HTML ( 4 )   PDF(636KB) ( 18 )  

    “专门技艺”与“普遍技艺”的分野造成了工匠技艺的嬗变,器物的“遮蔽”又致使哲学长期以来忽略了对工匠存在方式的根源性探索。匠以知“艺”然后能“巧”,关注此问题的研究(如海德格尔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对工匠的认知都主张技艺存在既可归于经验的揭示,也需要归于理念的知晓。工匠的技艺存在从熟练掌握到器艺融合、从地方文化到教学传播、从理念符合到技艺实践的演进,显现了工匠技艺的知识形态、认知过程和践行方式的嬗变,也重新定义了人们对工匠技艺的认识及其存在意义与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工匠技艺,有助于我们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培养在体力和智力上全面发展的当代工匠,以实现人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德共同体何以可能?——一种塞拉斯的方案
    周靖
    2024 (5):  22-30.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5.003
    摘要 ( 47 )   HTML ( 3 )   PDF(659KB) ( 40 )  

    在探讨道德共同体形成可能性问题上,塞拉斯并未遵循经典方案,围绕“是”与“应当”的关系展开讨论,而是直接将“我们-意向”视为基本且初始的伦理意向。这种方法既避免了以现实但偶然的情感为起点,也避免了以普遍却非现实的先验法则为起点。塞拉斯从主体间性的角度出发,认为道德哲学的核心任务并非为从个体走向道德共同体奠定根据,因为真实的主体直接就是共同体内的一个成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包含了我们对彼此关系的普遍理解,道德共同体的形成与伦理世界的构建是同一进程的两面。塞拉斯的立场挣脱了“是”与“应当”关系构成的枷锁,凸显了人本的精神,也为解决“我们为何必然成为规范的道德生物”这一问题提供了富有启发意义的独特见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史学史研究
    张尔田与章学诚——兼论张氏对内藤湖南的学术影响
    张仲民
    2024 (5):  31-41.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5.004
    摘要 ( 70 )   HTML ( 3 )   PDF(932KB) ( 20 )  

    张尔田是清末民初学界接受和传播章学诚思想的关键助推者。张氏依靠对章学诚著作的阅读和吸收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化用章学诚史学思想而著《史微》 ,形成了独特的学术风格,并受到日本章学诚研究的先导者内藤湖南的高度推崇。在《章氏遗书》 的刊刻过程中,张氏积极助力,并将章学诚的史学思想视为矫正学风和时弊的良方。对张尔田在章学诚研究中的学术谱系及中外交互渗透面向的探查,能够在学术史中更好地还原民国初年章学诚研究热的端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德罗伊森与18—19世纪德国历史表现理论的现代转型
    吕和应
    2024 (5):  42-53.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5.005
    摘要 ( 48 )   HTML ( 2 )   PDF(873KB) ( 33 )  

    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是德国现代史学理论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启蒙时代以来的历史表现理论,晚年更是通过调整《历史知识理论》 及《历史知识理论纲要》的结构,使“体裁论”独立成章。随着当代叙事主义史学理论的兴起,德罗伊森的“体裁论”及其相关的表现理论越发引起学界重视。尽管德罗伊森在后世遭到一些批评,但他的历史表现理论扩充了历史表现的范围,突出了历史研究与现实的关联,这些正是德罗伊森为18—19世纪德国历史表现理论的现代转型做出的独特贡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研究
    中国文化心灵诗学如何可能
    胡晓明
    2024 (5):  54-64.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5.006
    摘要 ( 46 )   HTML ( 14 )   PDF(718KB) ( 37 )  

    该文尝试论述一种诗学学术范式的理论与方法,即“中国文化心灵诗学”。中国文化心灵诗学乃“文化”与“心灵”的综合角度,是在后五四时代中国文论建设性的探索中,尝试由传统诗学而发展出一套论述,以此作为读诗、研诗、教诗、作诗、发扬中国诗教的理论框架,亦约同于古人所说的“文心”。中国文化心灵诗学以整体诗学与古今贯通为主要特色。整体诗学的三项要义是诗观立基、兼顾三才、采铜于山。古今贯通的三条进路是学艺双修、诗思互进、诗化生活。其缘起大背景恰也有三项:一是回应学术内部的不满,二是适应学术外部的条件变化,三是满足时代对人文学术的新需求。因而,中国文化心灵诗学不止于诗学本身,亦是学术对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思想应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钱著述学“识味”——涉其角色、行当、笔意
    夏中义
    2024 (5):  65-78.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5.007
    摘要 ( 33 )   HTML ( 7 )   PDF(946KB) ( 22 )  

    大抵仰慕钱锺书著作的“文化昆仑”峰值的人,大多慨叹其述学文体之厚味也独步今世。可以从“识味四步曲”来体认钱著述学之厚味。第一步,先界定钱著述学意味之“厚”,是“厚”在著者将其豪贤式“人格自期”渗入其文体,大凡述学既要“本位”,又敢“出位”,此谓“异量之美”。第二步,这就决定钱著述学之“角色”系复合型,既守其鉴赏家“本位”,始终重视“具体的文艺鉴赏和评判”,又敢“出位”当第二类美学家,因深究文学之美而涉足文论暨文艺史。第三步,若谓“角色”指著者对其学科的身份认同,“行当”当指著者对其“角色”的专业依托且执行。这就驱使著者将浩瀚的实例考证即显性“我注六经”,巧妙地安置到其精微精妙的“六经注我”的隐性框架,此框架即著者的理论发现暨史论建模。第四步,就史论而言,最能体现钱著述学之“厚味”构成的经典莫过于《宋诗选注》 。这诚然不是所有专家能一瞥即辨的教材式书写,故只有难得的别具慧眼者方能体认即“识味”。可将能觉知钱著述学“厚味”的慧眼称作“变焦”视角(如王水照),以区别于学界惯常流行的、难以识别钱著述学“厚味”的“单向度”视角(如郑朝宗)。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 成书详考
    周兴陆
    2024 (5):  79-88.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5.008
    摘要 ( 85 )   HTML ( 7 )   PDF(782KB) ( 33 )  

    黄侃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有《文心雕龙札记》 传世,已成为现代文史学术经典。该书从讲义到公开出版,过程颇为复杂。最早采用油印和铅印形式,凡31篇。铅印的下半部16篇庋藏北大图书馆,至今缺乏研究。1920年代初,顾名将最初油印31篇的下半部20篇改题《文心雕龙笔记》 作为平民大学讲义铅印。1927年文化学社版即据该本,并附录骆鸿凯《物色》 。黄侃离开北大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中华大学任教,约于1923年铅印31篇本讲义,并在《华国》 月刊连载,因《华国》 停刊而中辍。1935年黄侃去世,中央大学《文艺丛刊》 刊发讲义上半部11篇。1947年,四川大学将《文艺丛刊》 与文化学社本合集为31篇本刊印,流传不广。1962年,中华书局再次将两者合集出版。但已非《札记》 的原貌,须要进行文本复原的工作。黄侃《文心雕龙札记》 是现代大学讲义的形态演变的一个典型个案,产生于近现代思想转型期骈散相争、文白对立的北大讲坛,因此更有细致探讨的必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律前沿问题研究
    涉Sora等文生视频危害行为的刑法规制
    刘宪权, 余越洋
    2024 (5):  89-102.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5.009
    摘要 ( 23 )   HTML ( 2 )   PDF(635KB) ( 11 )  

    Sora等文生视频的应用将对刑法的法益理论产生重大影响。应将文生视频生成内容纳入作品范围。文生视频是其生成内容的作者但尚不是权利主体,应将相关著作财产权转移给使用人。涉文生视频强制猥亵、侮辱罪所侵害法益应当包括精神损害的内容。文生视频的应用改变了视频创作行业的社会关系,进而会改变相关犯罪行为法益侵害性程度的判断标准。涉文生视频犯罪主要涉及侵犯人身权利类犯罪、侵犯财产权利类犯罪以及寻衅滋事犯罪。司法解释对涉文生视频犯罪相关罪名构成要件的规定应当既有突破也有限制。我国刑法应设立数据安全责任事故罪以追究文生视频研发者、生产者的过失罪过下的刑事责任。应及时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应用的前置法规定。司法实践中应将文生视频的智能化程度区分为信息的整理、信息的基本加工、信息的深度加工三类,以此合理分配使用者、研发者与生产者所应当承担的涉文生视频犯罪的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造性:数据与知识产权的联结点
    王国柱, 袁帅
    2024 (5):  103-115.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5.010
    摘要 ( 43 )   HTML ( 5 )   PDF(703KB) ( 17 )  

    数据与知识产权理论联系的建立是数据获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前提,创造性能够成为数据与知识产权的联结点。知识产权权利体系的形成与扩张以创造性为基石,具备创造性是新的无形财产权益进入知识产权权利体系的基本条件。数据可以在形成过程与形式外观两方面体现创造性,前者体现在数据处理者对数据归集内容与加工处理规则的个性化选择和判断,后者则体现为数据经过加工后获得的有序性、信息揭示能力与预测指引功能。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数据的创造性可以从差异性、实质性加工与体现新价值三个方面界定。差异性指数据之间应当存在客观上可识别的、源于人的创造活动的差异;实质性加工指数据处理者应当实质性地塑造数据处理规则与实质性地参与数据加工处理过程;数据的新价值主要体现为信息揭示能力的提升、预测与指引功能的增强以及市场价值的提高。“经过实质性加工、具备差异性、产生新价值”的数据可以被认为是满足知识产权创造性要求的数据,能够获得知识产权法的保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国有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制度建构——以对接CPTPP相应规则为视角
    李本, 种瑞璇
    2024 (5):  116-129.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5.011
    摘要 ( 51 )   HTML ( 2 )   PDF(763KB) ( 28 )  

    结合当下ESG体系的全球最新实践,以及我国申请加入CPTPP的现实需求,国企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制度建构具有重大意义。CPTPP强调环境法律的高标准、有效性、透明度以及对成员国和企业环境责任监管的程序性,在CPTPP框架下国企可以参与制定、完善自愿性机制环境绩效标准,补充国内对于环境的监管措施。借鉴CPTPP其他成员国相应经验,应统筹考量ESG治理体系及CPTPP环境规则的相应要求,鼓励对接ESG的国际通行标准,平衡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与绿色补偿机制,量化环境社会责任披露标准,采取规范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参与等举措来持续提升国企国际竞争力,助力我国加入CPTPP。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式现代化:企业责任与创新发展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企业关系网络提升颠覆性创新能力机制研究——基于知识的视角
    许鑫, 张军玲
    2024 (5):  130-144.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5.012
    摘要 ( 80 )   HTML ( 4 )   PDF(879KB) ( 92 )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支撑,需要充分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基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构建知识视角下的企业颠覆性创新分析框架,同时结合社会网络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探索企业关系网络嵌入及其交互作用对企业颠覆性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并以智能电动车这一新兴产业为例,基于相关专利数据,通过负二项回归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网络嵌入能显著提升企业颠覆性创新能力;知识流动在合作网络结构嵌入与颠覆性创新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即企业可以通过占据结构洞位置来促进知识流动,从而提升颠覆性创新能力;而知识流动在企业的合作网络关系嵌入对企业颠覆性创新能力的影响中没有起到中介作用;知识网络结构嵌入和知识网络关系嵌入均正向调节企业合作网络关系和结构嵌入与知识流动之间的关系。上述探讨拓展了开放式创新情境下多层网络嵌入研究,补充了颠覆性创新能力前因研究,对促进企业自主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数字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组态分析
    柯健, 余安帝
    2024 (5):  145-159.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5.013
    摘要 ( 96 )   HTML ( 3 )   PDF(976KB) ( 103 )  

    数字技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带来数据安全、技术失序等诸多负面问题,企业需要采用连贯有序的方法负责任地处理数据和技术,企业数字责任这一新兴概念应运而生。基于多类资料和Gioia质性分析方法,探究企业数字责任内容,结果表明:企业数字责任包含CDR文化、CDR治理机制、数字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开放共享、数据权利、数字包容、数字幸福、赋能环境、赋能社会9个维度,形成影响范围逐渐扩大的同心圆模型。以22家互联网平台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组态视角探究企业通过数字责任实现高企业价值的多重路径,结果发现:互联网平台企业可通过全面并进型、重点突出型和渐进扩展型等3种数字责任路径产生高企业价值;大型平台重视CDR文化建设;数字原生平台重视CDR治理机制构建;相对于核心责任域,扩展责任域更能为平台赢得高企业价值;赋能社会是平台创造高企业价值的主要路径之一,赋能环境则不明显。上述探讨及结论丰富了企业数字责任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为企业履行数字责任、应对数字化伦理危机提供了实践启示与可行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企业ESG理念焕新
    高汉祥, 叶丁菱
    2024 (5):  160-169.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5.014
    摘要 ( 158 )   HTML ( 4 )   PDF(671KB) ( 72 )  

    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一个创新的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命题。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需要对企业价值创造模式进行深刻改变,而企业ESG正是价值创造模式的集中体现。新质生产力与ESG在概念内涵、要素构成、实践特征上具有一致性。因此,对当前企业ESG因受制于传统投资评价、社会责任以及信息披露等理论视域局限而面临的种种困境,可通过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对传统ESG理念进行重构而予以突破,具体包括从评价观到行动观、从平衡观到动能观、从个体观到生态观等诸方面对企业ESG加以理念焕新。这样,不仅可以推动企业ESG理论与实践本身的提升完善,而且可以将企业ESG实践导向到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方向,在ESG实践中激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推动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而更好地助推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4-5 期英文摘要
    2024 (5):  170-174. 
    摘要 ( 16 )   HTML ( 8 )   PDF(311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