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曹文泽, 王静. 浦东样本的制度逻辑探析——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5(3): 22-30. |
[2] |
陈卫平. 寻求中国现代化道路和思考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近代以来的探索历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4(6): 17-23. |
[3] |
高国希.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4(6): 24-29. |
[4] |
方松华. 当代中国叙事:现代化、民族复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建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4(6): 3-10. |
[5] |
黄力之. 论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坚定意志[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3(3): 1-10. |
[6] |
张开华, 郑甘甜. 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路径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49(4): 123-129. |
[7] |
徐海燕. 绿色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中亚的实践与政策探析[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8(5): 119-125. |
[8] |
谢建平. 权力清单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性回应[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6(6): 108-112. |
[9] |
李峰. 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3(5): 15-21. |
[10] |
刘旭. 当代三农文学与知识者的自我病态化[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1(3): 107-115. |
[11] |
高瑞泉. 思潮研究百年反思:历史、理论与方法*[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40(5): 1-7. |
[12] |
陈嘉明. 中国现代性研究的解释框架问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8(3): 1-3, 48. |
[13] |
晋荣东. 当代中国逻辑的现代化及其问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8(3): 10-15. |
[14] |
王寅. 美国阿米什文化新探[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37(5): 75-81, 95, 124. |
[15] |
张晓林. 现代性展开过程中的中国基督教*[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36(6): 2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