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法. 中国现代文论的总名: 建立、演变、意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56(1): 68-79. |
[2] |
张樨樨, 郝兴霖. 平台型领导何以驱动研发人员工作卷入——基于互动能量视角的链式中介模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5(6): 159-169. |
[3] |
薛海波. 社群互动仪式、情感能量和粉丝忠诚[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3(3): 134-145. |
[4] |
吴赟, 李伟. 中国文化的视觉翻译:概念、议题与个案应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3(2): 84-92. |
[5] |
易凌峰, 刘思婷, 宋婕, 李腾. 员工文化价值取向、跨文化互动能力与创新绩效——基于上海跨国研发企业的实证[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3(1): 155-168. |
[6] |
陈明. 笔谈与明清东亚药物知识的环流互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2(3): 81-95. |
[7] |
王向民, 李小艺, 肖越. 当前中国的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研究:从结构分析到过程互动[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0(6): 108-120. |
[8] |
杨国荣. 超越非对称:中西哲学互动的历史走向[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0(6): 39-44. |
[9] |
田兆元. 民俗研究的谱系观念与研究实践——以东海海岛信仰为例[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49(3): 67-74. |
[10] |
高瑞泉;文贵良;方笑一;戴登云. 人文学术变迁与当代社会(笔谈)[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8(5): 1-20. |
[11] |
施有文, 马文杰. 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互动: 2002—2011年[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4(5): 92-101. |
[12] |
蔡毅. 日本汉诗在中国[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3(4): 1-11. |
[13] |
李翔海. 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意义与问题[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2(5): 30-36. |
[14] |
蒋逸民. 西方社会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及其启示[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2(4): 57-64. |
[15] |
张永岳. 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互动效应与协调发展[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40(6): 126-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