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思和, 1994, 《民间的浮沉: 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 《上海文学》 第1期。
|
2 |
王光东, 2002, 《民间形式·民间立场·政治意识形态———抗战以后文学中的民间形态》, 《当代作家评论》 第6期。
|
3 |
黄芝冈, 1935, 《秧歌论》, 《抗战文艺》 第2, 3合期期。
|
4 |
李波. 黄土高坡闹秧歌[A]. 艾克恩. 延安文艺回忆录[C].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
5 |
赵树理、靳典谟. 秧歌剧本评选小结[A]. 赵树理全集. 第四卷[C]. 太原: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0.
|
6 |
赵超构. 延安一月[A]. 赵超构文集. 第二卷[C]. 上海: 文汇出版社, 1999.
|
7 |
军法处通讯小组. 钟万财起家的经过[N]. 解放日报, 1944-3-19.
|
8 |
午人. 安塞群众在春节中组织秧歌三十余队内容形式革新获得群众赞美[N]. 解放日报, 1943-2-24.
|
9 |
吴晓邦. 我爱陕北秧歌舞[A]. 艾克恩. 延安文艺回忆录[C].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
10 |
孙晓忠, 2001, 《抗战时期的"集体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第1期。
|
11 |
洪深 1948,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北京: 中华书局.
|
12 |
谢觉哉 1984, 谢觉哉日记.上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3 |
布迪厄、 华康德 1998, 实践与反思.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
14 |
马可. 夫妻识字[A]. 延安文艺丛书·秧歌卷[C].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
|
15 |
马健翎. 十二把镰刀[A]. 延安文艺丛书·秧歌卷[C].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