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5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11-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稿
    观念的力量及其实现
    高瑞泉
    2019 (6):  1-13.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9.06.001
    摘要 ( 377 )   HTML ( 231 )   PDF(2368KB) ( 380 )  
    作为一项哲学活动的观念史,关注特定文化中"固定化的思想‘产品’"的大观念之解释及其历史衍变。从事该项研究的兴趣与动力,大部分来自观念具有力量的信念。重要的社会观念起源于对社会关系的解释,又重塑社会关系。它们既可以表现为说服的力量或理想的感化力量,又可以表现为强制性力量乃至暴力。观念的力量来源于其不同于"概念"的构成性特征,即从逻辑分析的角度看似乎"不明确"或"模糊";因而其中的丰富含义并非单纯思议的成果,而总带有情感、意欲等要素。观念继续其思议历程的要求,会推动理论化的表达直至哲学的系统建构,它有助于增强观念的说服力;观念中情感和意图等要素则不但使其具有感化的力量,而且具有推动建制活动实现为物化的力量。观念从个体到群体的传播是其力量之实现的必要条件,在现代社会常因引发思潮而放大,观念本身则可能发生知识的变形。观念的力量之实现终究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与社会治理
    作为社会价值形态的道德与法律
    高国希
    2019 (6):  14-22.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9.06.002
    摘要 ( 392 )   HTML ( 39 )   PDF(1309KB) ( 213 )  
    为什么道德和法律可以相提并论?它们能够结合在一起的理由是什么?道德和法律都是社会的特殊价值形态,表征着这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志需要和意义追求。社会的主流价值通过制度和信仰系统维系,现代国家和法律的合法性、合伦理性依据,正是基于正义。道德与法律建基于同样的价值根基和意识结构。康德把"道德"(与"自然"相对的"自由")学说分为"法权论"与"德性论",儒家传统把礼、法(刑)、德、政相结合,说明了结合的依据与悠久历史。法律有其价值基础,满足道德或者正义的一定条件,才能称为良法,衡平法就被认为是源于绝对的自然法则、高于人类法的"自然正义"而用来对人为法的纠正。立法家需要理解立法的艺术、立法的原则和精神。法律法规应当是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公民的价值准则的体现。法律服务于社会目的与利益,法的规条具有内在的意蕴、精神、良知。德需要法的保障,法律也着眼于美德和人性的提升,政府有责任培养公民道德、公共德性。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法治德治的内涵和实现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密度与功能密度——兼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评估体系
    齐卫平, 金江峰
    2019 (6):  23-28.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9.06.003
    摘要 ( 323 )   HTML ( 19 )   PDF(1013KB) ( 212 )  
    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等同于其组织能力的观点,在理论界有相当的普遍性,但这种理解就科学性而言存在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不仅包括结构上的组织能力,且表现为组织要素间"替代率"形成的合力,即治理能力。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主要由结构性的组织能力与功能性的治理能力两方面构成。其中,组织能力是一种硬实力,受组织密度影响;治理能力,是一种软实力,受组织的功能密度影响。组织密度的评估系统有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制度覆盖,功能密度的评估系统有功能覆盖和功能替代率。由此,在组织密度-功能密度框架下,两个维度、五大系统及其下属数十项基本项目和具体指标,构成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虽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但在指导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中,也有其适用的限度;如果盲目强调基层党组织组织密度与功能密度的提升,容易造成基层治理结构与功能的"内卷化"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哲学与文化
    儒学中的权利重构及其意义
    陈乔见
    2019 (6):  29-41.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9.06.004
    摘要 ( 269 )   HTML ( 17 )   PDF(2406KB) ( 323 )  
    学界关于儒学与权利的关系有相容论与不相容论两种观点,不相容论则由"儒家配不上权利"论逐渐走向"权利配不上儒家"论。不相容论者要么否定权利,要么否定儒学,但二者大都持"权利"起源特殊论和历史主义方法论,认为不能用"权利"话语来诠释儒学乃至西方古典世界。经由考察"权利"概念起源的两种不同理解尤其是人类学的理解,以及从概念分析厘定"权利"概念之要旨与分类的基础上,运用权利思想与话语对古典儒学的相关思想进行重构,可以有效地阐释儒家思想中的权利观念,有力地回应不相容论者的主要论据,并推进相容论者的观点。儒家思想的权利重构将有益于儒学与权利双方的发展,并为权利的合理性和可欲性做出辩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我超越”抑或“超越自我”?——儒家形上超越的他者之维
    吴先伍
    2019 (6):  42-50.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9.06.005
    摘要 ( 492 )   HTML ( 18 )   PDF(1584KB) ( 231 )  
    近代以来,受到中西互竞的文化背景影响,为了给儒家哲学提供合法性证明,学者们一方面强调儒家哲学与西方哲学一样都有超越性,另一方面又强调儒家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外在超越不同,是一种内在超越。由于这种证明没有注意西方哲学的超越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超越,从而使得儒家哲学的建构最终与西方哲学殊途同归,成为一种自我超越。实际上,儒家哲学否定自我中心论,要求"毋我",希望在现实世界中通过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走向他者,实现一种与自我超越截然不同的对自我的超越——超越自我。正是因为儒家哲学强调超越自我,使得儒家哲学不太重视自我的权利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自我对他者的义务,而是更加重视自我对他者的道德责任,这对于现代社会中由于权利意识的盛行而引发的激烈冲突具有消解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悟”:一种中国传统道德哲学运思方式
    段江波
    2019 (6):  51-59.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9.06.006
    摘要 ( 674 )   HTML ( 26 )   PDF(1592KB) ( 490 )  
    "悟"是一种集道德情感、道德理性与道德行动总和效应下,实现个体道德境界提升的道德认知实践活动,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一种较为独特的运思方式。从字义上看,"悟"的内涵从身体的"醒觉"引申到精神性的"觉悟"。"悟"与"道"、"悟"与"体"的辨析表明,在儒家思想里,"道"为"悟"的目的,"体"与"悟"则体现了认知方式的共通性。王阳明"悟道"的亲历则揭示了"悟"作为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运思逻辑,即以体会"成圣之道"为"悟"的目标,历经"疑"、"困"、"遇"、"通"、"证",最终完成"悟道",是为"悟"思想逻辑的完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史研究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左派青年的困顿与探求(1927—1932)
    李志毓
    2019 (6):  60-69.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9.06.007
    摘要 ( 888 )   HTML ( 15 )   PDF(2101KB) ( 633 )  
    大革命失败后,大量非共产党的国民党左派青年也遭到杀戮。劫后余生者,仍在继续探索革命的道路。在当时内忧外患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激进化有其自身的主体诉求,并非政党"操纵"的结果。国民党对激进青年的镇压,更助长了国民党内和整个社会中腐败势力的蔓延,促使有血气的青年纷纷向共产党靠近,最终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从青年主体的角度研究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左派青年对个人出路与国家社会前途的探索,将有助于理解中国革命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清至民国“劳动”观下的妇女家庭劳动
    王燕
    2019 (6):  70-79.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9.06.008
    摘要 ( 373 )   HTML ( 10 )   PDF(1857KB) ( 546 )  
    晚清以来,通过日本的译介,"劳动"成为社会化大生产之下能够产生利润、阶级性的集体劳力。现代"劳动"观把人的复杂劳力等级化,把工业、农业生产性劳动置于顶端,而把与社会化大生产关系不密切的无酬家庭劳动置于底端。虽然"劳动"的多重涵义并未消失,人们对妇女家庭劳动的价值亦有不同评价,但五四时期,生产性劳动成为时代主题,妇女家庭劳动的议题被相对边缘化。推崇现代"劳动"观的论述倾向于采取社区合作,甚至阶级革命的全盘计划消除家庭劳动,将解放出来的妇女劳力纳入生产性劳动。此后,民国各种劳动法专业知识对"劳动"作出了定义,生产性劳动被归入劳动法,有酬的家庭劳动处于劳动法的边缘,而妇女无酬的家庭劳动被归属到民法的范围内,固化了妇女承担家务是亲属义务的认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演讲录
    连动的东亚与三一运动:持续学习的革命
    白永瑞
    2019 (6):  80-90.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9.06.009
    摘要 ( 414 )   HTML ( 18 )   PDF(2215KB) ( 465 )  
    从全球与"连动的东亚"的视角而言,1919年朝鲜三一运动的起因是因为"三一"的参与者们希望利用国际秩序变动的缝隙,挪用"全球性瞬间",使本国的社会变革能呼应世界史的转型。此外,殖民当局的压迫,也构成了"三一"这一集体性抗争的原因。"三一"的主体、媒介和目标共同组成了"民"的集结经验,而贯穿其中的特点是殖民地条件下的现代性及传统性的并存及其意义的重构。如果说革命不只是指颠覆政权,而是指社会整体的大规模转型,即思想、文化的根本性变化和民众主体力量的增强,那么"三一"就可以被视为"革命"。由于"三一"的结果表现为"渐进的、累积性的成就",因而可以称之为"持续学习的革命"或"现在进行中的革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佛教研究
    民间佛教的学理诠释与中国佛教史的再认识
    李利安
    2019 (6):  91-97.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9.06.010
    摘要 ( 297 )   HTML ( 12 )   PDF(1280KB) ( 338 )  
    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国佛教史的认识一直受制于精英阶层对经典的学理诠释,而忽视了民间阶层对经典的实践运用。在这两种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经典对待中,经典意趣呈现出重大分野,并开启出不同的发展路径。随着权威的退场与信仰的浸入,民间社会完全颠覆了经典诠释的本有体系,形成与精英佛教彼此呼应的民间佛教,从而塑成中国佛教雅俗共存的内在结构。我们不但可以从经典诠释及其实践变异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更可以借鉴经典诠释的理路对这种信仰型佛教进行学理性诠释,并藉此获得对中国佛教史的重新认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哲学诠释学视域下的现代人间佛教及佛教传统再发明
    程恭让
    2019 (6):  98-106.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9.06.011
    摘要 ( 473 )   HTML ( 20 )   PDF(1622KB) ( 269 )  
    现代人间佛教从一开始就有改革传统佛教积弊,适应现代社会文化需要的价值追求,因此很多人一直以来都习惯从传统佛教的对立面的角度来理解现代人间佛教。事实上,这样的理解角度对于人间佛教未必公允,也很难揭示人间佛教的根本实质及其价值意义。借助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一书所揭橥的哲学诠释学的"前见"思想及其为"传统""正名"的哲学洞见,可以对20世纪以来现代人间佛教关于"传统"问题的真实态度和基本理念作出对照性的澄清和说明。可以认为,现代人间佛教关于传统理解的旨趣,正是在于突破古今封滞、打消新旧对立、化解传统与现代争执、实现传统与现代无间的智慧。现代人间佛教的这种"传统"智慧,不仅可以与现代西方哲学诠释学的"传统"见地相互对读,也可为消解西方哲学诠释学语境下传统与现代、理性与前见、主观与客观、特殊与普遍种种固有的内在紧张性,提供来自佛教思维的启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话语生态研究
    权利与语言:澳大利亚原住民语言保护政策
    洪历建
    2019 (6):  107-119.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9.06.012
    摘要 ( 703 )   HTML ( 16 )   PDF(2226KB) ( 862 )  
    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制定了自己的以多语教育和多元文化为特点的国家语言政策,成为英语国家中第一个有这种政策的国家,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保护和发展澳大利亚原住民的语言和文化。进入21世纪后,在全球化的压力下,澳大利亚政府加强了英语教育在国内外的作用。除了继续支持原住民语言教育之外,政府也希望提高原住民的英语能力。国家语言政策的这种微妙改变,实际上使原住民被迫放弃本族语言,转向英语,结果导致原住民的语言流失不断加剧。在处理多民族国家内部的语言问题上,中国和澳大利亚有相同之处。澳大利亚原住民语言保护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面临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菲律宾媒体南海话语合法性的构建:基于甘姆森“诠释包裹”的框架分析
    叶淑兰, 易妍, 王乃一
    2019 (6):  120-128.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9.06.013
    摘要 ( 474 )   HTML ( 19 )   PDF(1863KB) ( 513 )  
    南海问题一直是影响中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重要议题。文章运用国际政治与传播学交叉研究视角,在甘姆森"诠释包裹"框架理论基础上,分析了菲律宾媒体如何建构南海话语的合法性。研究发现,菲律宾媒体的话语建构存在受害者、守法者以及合作者三大框架,同时使用了包含隐喻对潜意识的调用、二元对立的描述、短语警句的情绪动员、逻辑性数据的运用以及视觉影像的冲击这五方面的策略。菲律宾南海话语合法性的构建给中国造成了相当大的国际舆论压力,这需要进一步思考中国如何加强南海法理理据的对外传播,主动设置与引领南海议题等问题,从而加强与海外媒体的话语沟通和合作,提升南海话语传播的技巧与艺术,讲好中国的南海故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语言学研究的语用维度:视角、方法与议题
    黄立鹤, 朱琦
    2019 (6):  129-1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9.06.014
    摘要 ( 394 )   HTML ( 26 )   PDF(1647KB) ( 511 )  
    全球范围内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以探究老年人语言衰老问题为己任的老年语言学研究亟待开展。该领域有必要进一步从语用视角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兼具学理与应用价值。在对语用能力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文章从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议题出发,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老年人语用能力蚀失的相关成果,发现多模态、生命历程、浮现模型等新的理论视角陆续出现,但相关研究也存在不足:以汉语为母语的老年人语用研究较少;对比研究较少,包括不同母语老年人之间和正常老年人与智退症老年人之间的对比;联合神经认知科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仍较少;未来应注重开展基于多模态数据的老年人语用能力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下经济问题探讨
    金融发展、资源诅咒与经济增长
    岳华, 张海军
    2019 (6):  138-150.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9.06.015
    摘要 ( 305 )   HTML ( 24 )   PDF(2293KB) ( 333 )  

    长期以来,"资源诅咒"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那么,金融发展能否有效解决中国的"资源诅咒"问题呢?也即,有必要探究金融发展是否是"资源诅咒"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传导机制。为此,需要在理论层面上,通过构建包含金融因素和资源要素在内的四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探究在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阶段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实证层面上,通过运用线性模型和非动态面板门限模型证实我国存在着"资源诅咒"现象及其金融发展门槛效应。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在我国,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只有金融发展水平趋于合理,"资源诅咒"才能转为"资源福音"。有鉴于此,我国的资源型区域若要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必须致力于金融的合理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工业部门贸易开放与碳泄漏效应研究——高低碳行业分类实证对比
    张云, 刘枚莲, 王向进
    2019 (6):  151-161.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9.06.016
    摘要 ( 242 )   HTML ( 16 )   PDF(1855KB) ( 320 )  

    贸易开放与碳泄漏对实现我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工业部门所有行业的贸易开放对碳排放强度和排放总量的影响,验证碳泄漏存在性;同时,基于行业特征和结构差异推导投入产出模型,测算行业直接碳排放强度和净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分别作为标准划分高低碳行业,开展实证检验和对比分析,其结果显示:高净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行业和低直接碳排放行业的贸易开放度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倒U形的曲线关系,且影响拐点已经出现;低净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行业不存在一般含义上的正的碳泄漏。实证结果的差异性证实了中国工业部门不同类型行业存在明显的结构差异,而且有些行业对应碳泄漏效应可能为负值。有鉴于此,中国可以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开放改善环境的有益作用,在开放政策导向上发挥结构调整作用,采用行业环境规制差异性政策来约束高净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并购对中国高耗能行业上市企业绩效的影响
    高汉, 胡超颖
    2019 (6):  162-172.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9.06.017
    摘要 ( 424 )   HTML ( 19 )   PDF(1972KB) ( 979 )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理念之一,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绿色并购事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对以高耗能行业上市企业为例的绿色并购经济和社会绩效的实证分析后发现,企业可以通过绿色并购显著提升其经济绩效,其中,国有企业为了更好地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在进行绿色并购时可能会牺牲一些短期经济利益,但该决策并不会对其长期经济绩效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企业进行绿色并购后社会绩效并没有显著改善,究其原因可能是绿色并购社会绩效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或者某些企业以环境保护为噱头进行经济利益输送。总之,绿色并购是现实背景下企业转型发展的一项新的选择,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更加积极有效地进行政策引导与规范,真正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2019 (6):  173-180. 
    摘要 ( 126 )   HTML ( 15 )   PDF(708KB) ( 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