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5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3-15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重启科技与人文对话
    人工智能意识“涌现论”的概念误区与未来视野
    王峰
    2024 (2):  1-7.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2.001
    摘要 ( 43 )   HTML ( 11 )   PDF(542KB) ( 33 )  

    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意识?或未来是否可能具有意识?这是一个看起来有些不好回答的问题。涌现论似乎可以提供一个肯定性的回答。然而,考察涌现论的概念结构,却发现人工智能意识的涌现论更多的是由于概念的不断转用而导致的误解,而非真正的意识涌现。这一涌现论也非全无益处,它鼓舞社会观念对人工智能抱有更宽容的接纳态度,视之为有机性存在,而非单纯机器。涌现论不是一个本体性问题,而是一个包含未来揣测维度的实践问题。未来是否承认人工智能存在意识,只能由离未来最近的人们来决定。所以,人工智能的意识涌现论不仅是技术和实质对象的讨论,更是一个文化观念的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I,大数据与强度机器——信息权力的时代如何重思主体性
    姜宇辉
    2024 (2):  8-19.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2.002
    摘要 ( 22 )   HTML ( 1 )   PDF(774KB) ( 17 )  

    大数据是推动生成式AI之诞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对大数据的发展演变进行谱系学考察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型AI的本质与前景。从强度性数据到大数据,从第四范式到数据洪水,这或许并非只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更是数据的本原性强度日渐衰退,人的主体性在数据面前日渐消亡的过程。由此,有必要回归强度这个哲学概念,结合德勒兹和加西亚等哲学家的代表性论述,进而揭示它何以从一种创生之力量逐渐蜕变为经典物理学中的被计量之力,进而又在控制社会之中被彻底驯化为电力。既然肯定性的生命强度举步维艰,那么或许理应转向否定性的死亡强度来探寻出路。加西亚的思辨实在论,德勒兹的无器官身体,以及福柯的致命机器,似乎敞开了三条相关又有别的道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类人想象与杂合属性:论人工智能的演进及社会影响
    姜华
    2024 (2):  20-30.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2.003
    摘要 ( 29 )   HTML ( 2 )   PDF(689KB) ( 18 )  

    自提出人工智能理念起,它就被赋予诸多类人想象。人工智能的设计者不仅追求其形体上与人类相似,也试图使它在行为方式上接近人类。然而,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本质上具有相异性:前者是既往性的,后者是面向未来的;前者是逻辑运算,后者是意识活动;前者“领有”灵魂,后者“具有”灵魂。人工智能是依托于人与技术关系基础之上的人类与技术的杂合体,它的类人性将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基于“数字革命”的类人性人工智能会导致人类再分层,并产生意想不到的社会后果;对类人性人工智能不加限制的使用,会使人类沉入“常人常言”与“知而不思”的境地;从生存论视角看,在类人性人工智能介入人类互动的情况下,会出现“频繁互动”与“孤独困境”的交流窘况。这些社会影响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类的生存处境,需要给予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语言模型时代的开源知识生产:机遇、挑战与未来
    甘莅豪
    2024 (2):  31-41.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2.004
    摘要 ( 56 )   HTML ( 3 )   PDF(1381KB) ( 15 )  

    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崛起,开源知识生产领域迎来了新的变革。大语言模型对开源知识生产的积极影响及其潜在挑战并存。一方面,大语言模型通过适应开源社区的坎宁安定律、提供全天候的新人知识培训支持,以及通过领域化构建策略来修正知识生产的系统性偏差,显著提升了开源知识的生成与传播效率;另一方面,大语言模型带来的幻觉现象、版权风险、数字剥削问题以及“死亡互联网”趋势的加剧,对开源知识的核查、合法性、价值观以及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基于此,未来应强化人类认知体验在引导大语言模型技术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并通过实践不断探索解决方案,以期实现大语言模型知识生产与开源知识生产的和谐共生及共同进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诠释学研究
    精神审美学论纲——兼论“审美即道德”与“审美即宗教”问题
    胡伟希
    2024 (2):  42-62.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2.005
    摘要 ( 16 )   HTML ( 3 )   PDF(713KB) ( 5 )  

    人类的审美活动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非精神学意义上进行的审美活动,另一种是从人之精神性需要或精神欲求出发的审美活动。就人对于世界之存在以及人自身的精神审美而言,它其实是对于两种“精神质料”的审美:“壮美”与“优美”。人类的道德意识以及道德行为之产生,就来源于对这两种精神质料的精神审美。优美以及壮美的精神审美机制在于反思判断力之运用。这种反思判断力是以精神审美的游戏方式展开的,其中体现了人的精神自由。人类的精神审美是天道原理与天择原理的统一。人通过精神审美知道人成为精神审美的艺术品之后可以实现“永生”。这种精神审美观对于生活于苦难中的人类来说具有宗教性的“救赎”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蔽”无可避:荀子“解蔽”的诠释学考察
    余亚斐
    2024 (2):  63-71.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2.006
    摘要 ( 26 )   HTML ( 5 )   PDF(565KB) ( 7 )  

    “解蔽”是荀子提出的思想主张,集中体现在《荀子·解蔽》 篇中。“解蔽”指解除理解中的不合理前见。荀子把人性中的情与知的偏见都视为“蔽”,以礼让忠信和君王统治的实践效果作为评判“蔽”的依据,主张以“化性起伪”涤除人性之蔽,用“虚一而静”解除知识之蔽。荀子的“解蔽”仍有其蔽,他的“解蔽”是以孔子仁义之道这一前见取代其他诸子前见,目的是把儒家思想建成具有唯一合理性的前见。荀子因其“蔽”而成就自身的同时,却局限于自我的理解之蔽,否定了诸子思想之“蔽”的积极意义,阻碍了思想的平等对话与会通,所以,荀子的“解蔽”是一种独断型的诠释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史研究
    周秦之际天命观的多重内涵及其演变
    谢乃和
    2024 (2):  72-84.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2.007
    摘要 ( 33 )   HTML ( 3 )   PDF(992KB) ( 21 )  

    周秦之际天命观具有鬼神之天命、规律之天命和心性之天命等多重内涵。西周时期天命观是一种以鬼神之天命为核心内涵同时侧重于国家治理层面的天命观,但也含有后世规律之天命和心性之天命等天命观念之因子。在西周天命观的基础上,春秋战国时期鬼神之天命在国家宗教领域仍广有影响,但随着东周权力结构由王政走向霸政进而再度走向统一,社会思想领域里规律之天命、心性之天命则日益发展成主流。不惟如此,东周诸子还对上古天命观多重内涵进行了哲理化的理论建构,对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代变局与庆宽的仕宦人生
    李文杰
    2024 (2):  85-99.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2.008
    摘要 ( 23 )   HTML ( 4 )   PDF(1032KB) ( 21 )  

    庆宽是晚清民初的“奇人”,以民籍混入内务府旗籍,借助绘画的特长和办皇差的机会,在晚清拥堵的官场上,逐级升迁至候选内务府三院卿,积累了大量财富,也引发了官场侧目,遭到光绪帝下旨抄家的惩罚。戊戌之后,庆宽利用往日的关系网成为访日特使,又因为辛丑议约的劳绩,获得保举,恢复了原有旗籍和职衔。晚清最后十年,庆宽在仕途上做最后一搏,但最终止步于四品道台,遂决心离开官场。在民初的十年,庆宽以平民视角观察政局,时而以旗人身份筹划旗人生计,时而作为普通市民关注城市自治,逐渐淡出了时代舞台。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九一八事变后民国学人的东北“学术戍边”
    张丹丹
    2024 (2):  100-109.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2.009
    摘要 ( 26 )   HTML ( 1 )   PDF(671KB) ( 12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全面入侵我国东北地区。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傅斯年为代表的中国学人希望以学术研究的方式,为国家在国际联盟的调查中提供有力证据。此后“禹贡”学人也顺应时代将研究重心由地理沿革转向边疆史地。全面抗战爆发后,金毓黻著《东北通史》进一步证明东北是中国固有领土,完成“学术戍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关于东北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体现了一代爱国学人群体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学研究
    “城乡两栖”视角下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问题研究
    郑雄飞, 刘婕
    2024 (2):  110-119.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2.010
    摘要 ( 25 )   HTML ( 2 )   PDF(615KB) ( 7 )  

    “三权分置”改革有助于化解“城乡两栖”背景下宅基地的制度困境。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城乡人口双向流动以及异地居住的“城乡两栖”现象日益明显。人口迁居带来了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所承载的居住功能弱化,而它们的财产功能和社会情感功能则逐渐增强。总体来看,现有部分制度抑制了宅基地的产权权能开发和资产价值挖掘,造成了闲置、低效利用与隐性流转共存的困局,需要合理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受到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产权边界不清晰、农民宅基地权属观念模糊等因素掣肘,面临所有权主体虚置、过度“资本化”等诸多问题,阻碍了相关体制机制创新。为此,“三权分置”改革需要清晰界定“三权”边界,明确宅基地的法权属性,在保障农户资格权的基础上适度拓展宅基地使用权,推动实现宅基地的财产价值;引入市场机制多元盘活闲置宅基地,进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中国乡村教师媒介形象的国家叙事研究——基于《人民日报》 报道的文本分析(1949-2021)
    张文明, 陈嘉晟
    2024 (2):  120-131.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2.011
    摘要 ( 18 )   HTML ( 3 )   PDF(900KB) ( 2 )  

    1949年以来,乡村教师的媒介形象在国家叙事中是如何被呈现的?这是一个值得在推进一系列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之际深入探讨的问题。通过选取1949~2021年《人民日报》 关于乡村教师的报道进行LDA主题建模与案例分析,可以呈现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乡村教师媒介形象的国家建构与国家期待。研究发现:其一,乡村教师的报道焦点从地方典型经验向国家视角转变并且数量持续上升,说明国家对乡村教师问题的重视度逐渐提升;其二,乡村教师媒介形象经历了从集体化时期的“国家集体主义奉献者”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地方实用主义奋斗者”再到乡村振兴时期的“城乡公平主义实践者”的变化;其三,“又红又专”的道德话语逐渐淡化,而基于教师个体乡土情感的在地化形象建构得到强化,塑造了“扎根泥土的向日葵”的职业知识分子理想形象,其价值导向意义鲜明。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教师媒介形象的变迁折射出了乡村教育从“外生扶持”向“内生发展”模式转向,其动力机制是城乡均衡与教育公平的理念及政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的主客观社会地位研究
    黄超
    2024 (2):  132-142.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2.012
    摘要 ( 17 )   HTML ( 3 )   PDF(863KB) ( 6 )  

    在社会分层和科学社会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青年学者的主客观地位及其影响因素。对上海市部分高校青年学者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发现以下情况:首先,无论是客观维度的声望地位还是主观维度的地位认同,青年学者都存在显著分化。尤其是声望地位的分布非常偏斜,不同学者在学术荣誉和成果方面的差异很大。其次,青年学者的声望地位受到年龄、性别、工作动机和博士毕业院校的显著影响,但家庭背景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声望地位具有较高的开放性。最后,青年学者当前和未来的地位认同受到财富、权力和声望这三个经典的社会地位维度影响而综合形成。上述结论揭示了青年学者主客观社会地位的影响机制,可为优化人才政策提供启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式现代化:迈向共同富裕
    新时代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迈向共同富裕
    李正图, 刘柯杰
    2024 (2):  143-156.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2.013
    摘要 ( 27 )   HTML ( 5 )   PDF(1063KB) ( 3 )  

    城乡收入差距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治国理政的必然选择,根本路径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治国理政过程来抬高差距的底部和削平差距的顶部。抬高差距底部是减少或者消除绝对贫困,主要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消除农村绝对贫困;既抬高差距底部又削平差距顶部,就是减缓两极分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我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脱贫攻坚、迈向共同富裕是正相关的。实证研究表明,与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2012—2020年)一致,城乡绝对收入差距的底部呈逐步抬升趋势,意味着我国逐步摆脱绝对贫困;预测研究表明,在新时代新征程,城乡相对收入差距将呈现底部与顶部逐步收窄的态势,缩小城乡相对收入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同富裕背景下基本医疗保险的受益公平性研究——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周婷, 高月霞, 左学金
    2024 (2):  157-170.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2.014
    摘要 ( 15 )   HTML ( 3 )   PDF(835KB) ( 7 )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四期数据,研究两类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者的城乡身份、所在地区与收入水平对基本医疗保险受益的影响及其公平性,发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较低,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实际覆盖率超过政策覆盖率;城镇和东部地区、高收入参保者的受益水平较高;医疗自付费用对低收入人群形成较大负担;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保者在不同维度的受益水平和公平性有所改善。模型分析结果还表明,在城镇职工医保内部,地区差距显著,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住院费用水平依次递减,西部地区参保人员的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东部地区;在城乡居民医保内部,城镇居民的受益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居民和进城农民,东部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最高,而西部地区最低;参保者收入越低则住院费用越少,健康水平也越差。上述发现与结论对于进一步缩小不同城乡、地区和收入身份特征的参保者的受益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推动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向共同富裕:中国反贫困思想的传统文化资源及其嬗变
    谢华育, 王鹏翀
    2024 (2):  171-177.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4.02.015
    摘要 ( 15 )   HTML ( 2 )   PDF(622KB) ( 5 )  

    认识共同富裕思想的传统文化起源及其发展,对于在理论上把握共同富裕思想有着重要意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结果。先秦时期从儒家民本思想中发展出的富民思想可谓共同富裕思想的先声。在秦汉统一以后,大一统国家的出现使得以国家力量解决贫困问题具备了可能。在大同思想、均贫富思想出现的同时,一些解决贫困问题的现实策略也被提出。然而传统农业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下,使得解决贫困问题只能成为一种理想。近代以后,共同富裕的传统文化根脉与马克思主义魂脉相结合,社会主义的反贫困思想为大多数人接受,并最终由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可见,共同富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见,其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根脉。只有在同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相结合以后,这个根脉才能结出共同富裕的理论硕果,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