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法]罗兰(Laurence Roulleau-Berger). 数字工作、压缩的个体与情感[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4(5): 112-120. |
[2] |
李宏图. “多种不同的生活试验”:约翰·密尔对“个体性”的理解与思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4(4): 44-58. |
[3] |
高瑞泉. 在思想与学术之间[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2(6): 3-8. |
[4] |
高力克. 中国人的家:梁漱溟论中国文化之特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2(4): 30-37. |
[5] |
卢成仁. “被土壤束缚的中国”——生态农业中的技术、资本与伦理[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2(4): 85-96. |
[6] |
王毅杰, 赵晓敏. 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微观因素及其变化——基于2010年和2017年的比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2(1): 117-126. |
[7] |
张文明, 袁宇阳. 都市郊区内生发展的个体要素表征——基于上海市9个村的实证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0(6): 133-143. |
[8] |
于浩. 被遗忘权:制度构造与中国本土化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0(3): 149-157. |
[9] |
李妮娜. 冯契论“自我”[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49(6): 20-27. |
[10] |
杨联芬. “娜拉”走后:弃儿创伤与解放的误区[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8(5): 21-27. |
[11] |
吴兴华. 行动的没落 |
——阿伦特论异化之源[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6(1): 47-52. |
[12] |
顾伟康. 对上世纪末“禅宗热”的反思[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5(2): 41-45. |
[13] |
蒋万胜, 张凤珠. 个人观念、集体观念与制度变迁[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5(1): 87-93. |
[14] |
章家谊, 胡笙. 60年来中国高考作文命题的角色预设问题[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4(5): 124-132. |
[15] |
刘小川, 石琬如. 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薪扣除标准的公平性分析与思考[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3(5): 132-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