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玉博, 张学良. 长江经济带局部城市收缩、发展分异与空间作用机理探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5(4): 129-143. |
[2] |
刘静芳. 突破“义利之辨”的二元范式[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3(1): 30-37. |
[3] |
王珏. 普通话语气词的本质与聚合系统[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2(6): 91-104. |
[4] |
胡键. 政治的话语分析范式[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2(3): 58-69. |
[5] |
杨雪冬, 王向民, 罗兴佐, 陈尧, 池建东, 耿曙, 陈玮. 中国政治研究:田野经验与理论范式(笔谈)[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49(1): 1-20. |
[6] |
邓安庆,冯平,汪行福,郝兆宽,王金林,孙向晨. 分析进路的伦理学范式:意义、问题与出路(笔谈)[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8(2): 18-34. |
[7] |
胡范铸. 幽默语言、谎言、法律语言、机构形象修辞、实验修辞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基于“新言语行为分析”的思考[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47(6): 1-9. |
[8] |
陈佳璇. 询问行为识别参数的重新认识[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5(4): 15-19. |
[9] |
高力克. 公共伦理与个人美德:英日中转型伦理学的双轨范式[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5(1): 24-31. |
[10] |
王寅丽. 波考克对马基雅维利德性语言的共和主义阐释[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4(2): 50-56. |
[11] |
樊小玲. 指令类言语行为构成的重新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3(1): 144-149. |
[12] |
胡范铸. “言语主体”:语用学一个重要范畴的“日常语言”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1(6): 66-72. |
[13] |
陈坚. 护教学还是宗教学:汉语佛教研究方法的再反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40(4): 7-15. |
[14] |
李伏清. 中唐解经范式变革发微——以新《春秋》学派为中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40(3): 116-123. |
[15] |
姚南强. 西方宗教社会学“结构—功能”范式的演进[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40(1): 54-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