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昆. 语境转换、话语重塑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初步探索[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56(6): 11-24. |
[2] |
陈祥勤.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康德式疑难与维柯-马克思的历史科学解答[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56(6): 40-54. |
[3] |
张文明, 陈嘉晟. 新中国乡村教师媒介形象的国家叙事研究——基于《人民日报》 报道的文本分析(1949-2021)[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56(2): 120-131. |
[4] |
胡范铸. 概念、目标、问题、方法:“国家语言能力”研究的重新思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5(6): 1-14. |
[5] |
何佳讯, 胡静怡. 文化资产、品牌与国家联结和感知品牌全球性对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5(5): 118-133. |
[6] |
朱明. 中世纪晚期的勃艮第与法国民族国家建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5(5): 35-47. |
[7] |
张一兵. 《资本论》雏形中的科学的劳动异化理论及其删除——马克思《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5(1): 1-19. |
[8] |
曹晓华. 马克思·奥雷尔作品的在华译介与五四“新女性”的兴起——由陈独秀译作《妇人观》引出的线索[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5(1): 114-123. |
[9] |
蒋华福, 刘军. 新时代国家安全治理战略:体系、理念与路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4(6): 105-111. |
[10] |
孙亮. 青年马克思政治概念的“社会化”问题考察[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4(6): 37-45. |
[11] |
王时中. 论马基雅维利“政治难题”的当代变奏[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4(6): 46-56. |
[12] |
赵妍杰. 在“异端”之外:吴虞思想的诸多面相[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4(5): 44-51. |
[13] |
黄力之. 展现于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崭新形象”——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新概念[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4(2): 1-11. |
[14] |
李克, 朱虹宇. 共情修辞视域下的国家外部认同建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4(2): 110-118. |
[15] |
易成栋, 毕添宇, 黄志基, 樊正德. 国家城市光荣榜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多城联创视角的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4(1): 155-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