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4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8-04-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文学史书写中的理论问题
    “文学”的重构与文学史的重释——兼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史”书写的意义
    王峰
    2008 (2):  1-7.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8.02.016
    摘要 ( 2905 )   HTML ( 140 )  

    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古代文学史”与“现代文学史”可以说是两种性质的文学史, 古代文学史是概念史, 而现代文学史是事实史, “文学”概念并不是从历史中自然发展出来的, 而是在20世纪早期被建构出来的, 古代文学史同样是现代事物, 它是基于现代“文学”概念的历时性梳理。“文学源头”也同样是出自现代视野的概念, 中国文学的真正源头不在古代, 而在20世纪早期。从早期诸多文学史教材中可以看到文学史的逐渐成型, 也可以看到文学的逐渐成型, 两者实为一者。所谓的文学史不是一种“文学”的历史, 而是一种叙事的历史, “文学史实”也不是真正的历史事件, 而是现代视野的建构, 更彻底地说, 文学史是在叙事中产生的, 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史”的书写格外清晰地展现出这种叙事的轨迹。对此文学史存在形态的澄清, 提供了文学史解释模式转型的某种可能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情纬文?*——论“中国文学史”的抒情框架及其困境
    查正贤
    2008 (2):  8-14.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8.02.015
    摘要 ( 2758 )   HTML ( 2 )  

    作为一门现代学科的“中国文学史”在诞生之初确立了以抒情为结构框架的模式, 强调抒发情感的个人性与独特性是“文学”的根本特征。这与“进化”的文学观念之间有着难以解决的矛盾, 加上与新“文学”运动日渐分离, 使得“中国文学史”最终成为一个终结的历史片段, 几乎难以参与到当代正在展开的历史中。要赋其予不断更新的动力, 需要对它的一些基本前提进行反思, 并重新思考由于“文学”在近代中国出现的概念变化所带来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起源”的话语建构——“文学起源于民间”观念的批判性反思
    王茜
    2008 (2):  15-20,67.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8.02.014
    摘要 ( 2876 )   HTML ( 25 )  

    运用知识考古学方法对“文学起源于民间”的观念进行分析, 可以展现此命题中包含的矛盾和裂缝, 从而证明“文学史”的本质是一套现代知识话语的建构, 思想启蒙、文化革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 文学的现代定义以及进化论的历史观是促成其诞生的三块基石。虽然今天的研究者正逐渐抛弃用意识形态的观念而倾向用审美价值作为评判文学的标准, 但很少对构成文学史话语的全部基础进行彻底反思。所以与前人相比, 我们只是将这套知识话语编织的更加圆熟, 而并没有更加接近所谓文学发展的“真正”规律或者文学的“真实”面目。现存的文学史能够为理解文学发展提供一种视角, 但同时也有可能遮蔽更加丰富的文学史实, 因此有必要在文学史研究中对这门学科本身抱着清醒的反省精神, 寻找理解文学史的多元视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别于社会史的文学史:对文学史写作可能性的思考
    李鸿祥
    2008 (2):  21-25.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8.02.013
    摘要 ( 2671 )   HTML ( 1 )  

    文学史是建立在现代性的文学和历史观念基础之上的一门学科。文学史的写作必须要有文学和历史的相对规定性。但是, 长期以来, 文学史的写作都是在社会史的指导下进行的, 这使得文学史写作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本文认为, 只有将社会史从文学史中分离出去, 把文学史的写作重心放在语言艺术发展规律的探索上, 才能建立一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回归与开拓: 语言—文学汉语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的关键词
    文贵良
    2008 (2):  26-33.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8.02.012
    摘要 ( 2802 )   HTML ( 16 )  

    本文针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把“语言”作为“剩余物”的状况, 提出把“语言-文学汉语”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关键词的主张, 甚至认为应该从语言的角度来写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本文从三个部分来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分析语言与文学、汉语与中国文学的同一性问题; 其次分析黄人的《中国文学史》、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和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三部著作在处理语言与文学史关系的“得”与“失”。最后借助周作人的个案分析“语言—文学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学基础、文学汉语的发展与现代文学发展的同步性、以及文学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同一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冯契哲学思想研究
    冯契中国佛学研究管窥
    夏金华
    2008 (2):  34-39.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8.02.009
    摘要 ( 2373 )   HTML ( 2 )  

    冯契先生关于佛学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册) 》一书中, 通过截取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这一时间段, 选择佛学如何中国化以及“空有”关系、“心物(性相) 之辩”和“理想人格培养”这四大主题作为讨论对象, 尽可能多方面地展现冯先生丰富的佛学思想内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北贸易、产品创新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集聚*
    殷德生, 唐海燕
    2008 (2):  40-46.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8.02.019
    摘要 ( 2748 )   HTML ( 4 )  

    通过将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集聚置于南北贸易与世界产品周期运动的过程中而研究其性质及演变规律, 可以发现: 在南北贸易中, 发展中国家制造业集聚具有劳动密集型中间产品部门偏向的特征, 发达国家制造业集聚具有技能(要素) 偏向的特征; 北方创新率和南方模仿率的变化会通过北方差异产品部门和研发部门中人力资本配置的变动影响着南北产品种类数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集聚的经济效应; 政府的干预政策也会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集聚产生影响, 即当发展中国家政府对R & D部门实施补贴时南方的相对产品种类数增加, 当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时南方的相对产品种类数则会下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产地规则对纺织品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以US-DR-CAFTA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的影响为例
    李廷, 高斌
    2008 (2):  47-50.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8.02.018
    摘要 ( 2660 )   HTML ( 5 )  

    最新签订的“美国—多米尼加—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 (US-DR-CAFTA), 是近十年来美国参加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 其中对纺织品原产地规则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值得我们重视。运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US-DR-CAFTA中原产地规则对纺织品贸易的影响, 可以证明区域性原产地规则给区域内国家带来贸易扩大效应的同时, 也对区域外国家的贸易带来了限制。因此, US-DR-CAFTA实施后中国纺织品出口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必将受到影响, 中国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对策以趋利避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冲突与协调——兼评GATT/WTO体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制度
    吴敏
    2008 (2):  51-55.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8.02.017
    摘要 ( 2726 )   HTML ( 3 )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在两个不同层次上的发展形式, 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由于GATT/WTO在规范区域经济一体化上存在着实体上和程序上的问题, 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之间存在着冲突。如何协调两者间的冲突, 监督和控制区域经济一体化, 将其纳入到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框架内运行,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文化史研究
    可疑的繁盛*——日军阴影下的都市女性文化探析
    姜进
    2008 (2):  56-67.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8.02.008
    摘要 ( 3251 )   HTML ( 2 )  

    女子越剧在战时上海的发展是女性在现代都市公共空间中历史性崛起的一个标志, 表达了女性群体所关心的问题和对生活的渴求, 并引起一般民众的共鸣。但是, 孤岛和沦陷时期日军对上海的统治对女子越剧的发展和女性文化的兴起并不具有历史性的作用, 有决定性意义的反而是日军统治没有阻断或改变都市移民、都市文化现代化, 以及女性参与社会这些较为长期的进程这一事实。而日本占领军的高压统治, 却成为一种催化剂, 使得一直遭受男性精英批评和轻视的女性流行文化历史性地走向了前台, 使女性和女性文化第一次占据了都市文化大舞台的中心位置。女子越剧在战时上海的兴起无疑为我们探讨战争、沦陷与都市文化空间中女性的崛起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案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辛亥革命时期的集会与城市公共空间*——以追悼会为中心(1911—1912)
    瞿骏
    2008 (2):  68-73.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8.02.007
    摘要 ( 2207 )   HTML ( 2 )  

    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中的一个巨大符号, 其丰富的意蕴, 多样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1911—1912年间上海、北京各城市中的开放私园、同乡会馆、街头等公共空间来生成、填充、建构的, 而追悼会正是辛亥革命与城市公共空间复杂互动的一个焦点所在。它初步形成了一个“革命记忆资源仓库”, 并加深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政治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升的明星?堕落的女性?*——1920年代上海的电影女明星
    万笑男
    2008 (2):  74-82.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8.02.011
    摘要 ( 3261 )   HTML ( 86 )  

    中国的电影女演员最先出现在1920年代的上海, 是一个新型的女性演艺群体。她们既是文化消费的对象, 又是推动文化生产的重要力量。电影女明星在现代大众传媒中诞生, 又为各种话语所交叉建构。作为被公众凝视的对象, 她们被赋予了多重意义。与此同时, 女明星巧妙地利用各种话语力量重塑自身的公众形象, 展现出她们不曾磨灭却常被忽视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墨学研究之回顾、反省与再诂
    王兴国
    2008 (2):  83-89.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8.02.010
    摘要 ( 1979 )   HTML ( 0 )  

    通过对墨学研究历史的回顾与反省, 尤其是对清代与20世纪墨学研究的贡献与缺失从方法论与诠释学的角度进行总结、分析与重估, 以此来展望未来的墨学研究, 寻求对墨学的客观了解与创造的诠释之间的平衡点, 创建一套墨学诠释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始社会人的主体意识之觉醒
    王曰美
    2008 (2):  90-96.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8.02.006
    摘要 ( 2826 )   HTML ( 2 )  

    多年来学术界大多认为“原始人没有主体意识”, 其实不然。原始人不仅有了朦胧的主体意识, 而且还有了主体意识的初步发展。图腾崇拜是原始先民为探索自身而达到的第一个较为系统的观念体系; 发生在父系氏族社会的祖先崇拜则表征着人作为自然主体到社会主体的转变和个体主体意识的萌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及其现实意义
    吴毅
    2008 (2):  97-103.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8.02.005
    摘要 ( 2523 )   HTML ( 7 )  

    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这一范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以首次表述并在马克思其后的理论中得到发展。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突破了传统的“主体——客体”实践结构观, 它将主体间关系引入实践结构, 把实践看作是“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关系相统一的结构。深入开展对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研究, 不仅有利于我们对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认识, 同时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善恶因果律的现代转换*——道德信仰构建的关键概念
    黄明理
    2008 (2):  104-107.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8.02.004
    摘要 ( 2261 )   HTML ( 2 )  

    善恶因果律就是行为善恶与其利害之间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善恶因果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在于它是依靠理性参与的价值规律, 因而具有更多的应然性。现代善恶因果律是对传统善恶因果律的超越,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善恶因果律的积极改造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信息责任与网络伦理教育
    何云峰
    2008 (2):  108-114.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8.02.003
    摘要 ( 2316 )   HTML ( 2 )  

    网络信息责任是对网络信息行为主体的一种应然要求。网络伦理教育就是要试图唤起人们在网络信息行为领域的责任自觉, 它是网络信息道德责任、信息道德规范、信息道德原则等各种道德意义上的应然要求方面的教育和教化过程。网络信息责任的基础是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责任的先验性。人的社会性决定网络信息责任的先验性, 而网络信息责任的先验性不仅决定网络伦理教育的合法性, 而且决定这种教育的必要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透镜模式: 光电子媒介下城市的可通约性
    周诗岩
    2008 (2):  115-120.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8.02.002
    摘要 ( 2538 )   HTML ( 0 )  

    文章针对当代视觉传媒的特点, 提出光电子媒介下城市传播的"透镜模式", 也就是城市的大光学成像模式,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之于人的现身情态如何由直接在场转为远程在场。文章还进一步通过案例分析指出: 正是人们对可通约性的需求, 构成了这种转向的内在动力——它刺激当代图像生产工业制造出通用的城市符号指涉系统, 最终使得公共图像超越公共空间成为达成城市通约所必需的信息平台。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张炎作品清人序跋题识摭论
    王学松
    2008 (2):  121-125.  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8.02.001
    摘要 ( 2143 )   HTML ( 2 )  

    清以前对张炎的评论总体上建立了张炎的身世和创作之间的联系, 对后人更全面地理解作品指出了知人论世的一条途径。不过这一时期的评论明显缺乏理论性、系统性, 也有因为交谊因素多有溢美之词的问题。比较而言, 清代的序跋中关于张炎创作实践的评论要更全面、更客观一些。一方面肯定了张炎词在艺术上的创新性, 抬高了张炎的词坛地位, 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中肯的批评意见。同时廓清了人们对《词源》和《乐府指迷》的模糊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