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4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3-03-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稿
    论先验语用学对生活的利弊
    [挪威]奎纳尔·希尔贝克
    2013 (2):  1-13. 
    摘要 ( 966 )   HTML ( 15 )   PDF(1787KB) ( 1170 )  
    先验语用学作为对言语行动的内在预设的哲学反思,在哲学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战后的思想环境下,先验语用学是对怀疑主义和文明危机所作的哲学回应,为建构现代文明社会寻求基础。尽管目前先验语用学既面临着内部的理论挑战,也遭遇到思想环境和体制背景上的变化,但是经过修正的先验语用学有能力应对这些挑战和变化,在多元化的现代世界中,培养并加强一种自我批判和自觉的启蒙精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宗教学研究
    佛教中国化与三教关系论衡
    洪修平,韩凤鸣
    2013 (2):  14-21. 
    摘要 ( 1094 )   HTML ( 13 )   PDF(1750KB) ( 2354 )  
    三教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大问题,当把这个问题纳入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量时,许多重大问题都可以得到恰当、合理的解释。从佛教初传依附中国本土文化的适应性发展史开始追踪,及至佛教壮大及其与儒道产生交锋碰撞,再到三教逐渐沟通融合,最后是中国化佛教人文特色的形成,其中全面展现了佛教中国化及三教关系丰富的问题史。此外,通过对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三教关系辨析还可以尝试性提出一些新观点,并为中国哲学史研究提供一些方法论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信仰概念及其权力观
    李向平
    2013 (2):  22-32. 
    摘要 ( 1035 )   HTML ( 12 )   PDF(1757KB) ( 2166 )  
    信仰概念虽然事关终极、超越、神圣诸种特征,但是从信仰社会学理论出发,可以把信仰还原为一种神圣关系的建构,进而构成从神人关系研究信仰实践类型的“信仰关系论”。在这种建构过程中,人们不但建构了宗教信仰、民间信仰等信仰形式,同时还参与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建构,从而最后建构一个独特的象征权力领域。信仰概念与信仰类型的不同,其实就是神人关系及其神圣性建构形式的不同。就信仰与权力关系而言,即为信仰论政治与怀疑论政治。此外,至于如何建构当代社会之公正信仰,唯有宪政民主的建构,才会构成一个社会公共的与公民化的信仰模式,从而超越了人为中心或神为中心的信仰类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宗教慈善的借鉴与实践 ———以意大利“圣艾智德”和上海“普安堂”为例
    李天纲
    2013 (2):  33-40. 
    摘要 ( 906 )   HTML ( 12 )   PDF(1684KB) ( 1613 )  
    宗教和慈善事业的关系,是中国宗教界,包括教众团体、管理部门和和宗教研究机构一直忽视讨论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各界的努力和提倡,这个重要问题已经得到应有的关注。以意大利天主教平信徒慈善组织圣艾智德团体为借鉴,并以上海市基督教普安堂组织平信徒慈善活动为基点,结合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各大信仰和宗教处理慈善事业的经验的考察,可以重新检讨中国当今宗教慈善事业的理论、历史和实践问题。从“宗教慈善”的本质属性来看,宗教慈善应该列为与政府公益事业、私人团体的慈善事业并列的重要活动,某种意义上应列为社会上的“第四部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上世纪末“禅宗热”的反思
    顾伟康
    2013 (2):  41-45. 
    摘要 ( 905 )   HTML ( 12 )   PDF(1740KB) ( 2257 )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禅宗热”,受到走红于欧美的铃木禅学的影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它被作为个体人格自我完成的良药推向社会。回头看,“禅宗热”的兴起和扩散,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向前看,以理想人格的培养为目标,以群体和个体的关系为主题,从为中国在后现代的崛起作好思想和文化准备的高度看,对禅宗这一文化遗产的正反两面,还有很多整理和发掘工作要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哲学与文化
    从现代新儒家哲学重在架构形上本体看中国哲学的未来走向
    蒋国保
    2013 (2):  46-51. 
    摘要 ( 856 )   HTML ( 11 )   PDF(1740KB) ( 1612 )  
    现代新儒家虽然主观上否认其哲学是接着中国近代哲学讲,但从他们的哲学重在架构形上本体来看,其哲学弥补了中国近代哲学缺失———未结束哲学的本体论时代而走向哲学的认识论时代,不但客观上推进了中国近代哲学,而且昭示了中国哲学的未来走向。熊十力、方东美、冯友兰、唐君毅、牟宗三构建形上本体的思路,揭示了中国哲学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走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康有为《大同书》与世界秩序原理:哲学新梦
    刘梁剑
    2013 (2):  52-58. 
    摘要 ( 1012 )   HTML ( 134 )   PDF(1700KB) ( 2709 )  
    康有为的《大同书》在“列国竞争之世”仍有豪情与逸致规划世界秩序。康有为设想了“无邦国”的大同世界,以及从民族国家到世界国家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康德“永久和平论”所提出的自由国家联盟大致相当于康有为所设想的初级阶段,即“据乱世”。在此阶段,没有居于民族国家之上的“强有力者”的制裁作为后盾,盟约或国际法往往沦为“虚义”空文,经不起力或/与利的冲击。康有为设想,从民族国家到世界国家过渡的“升平世”阶段,各国联合,设公议会,公议会逐渐从常设议事机构发展为以公律及专属军事力量(公兵)约束万国的公政府。康有为实际上强调了世界国家的必要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周易》研究的反思与新探
    顾祖钊
    2013 (2):  59-67. 
    摘要 ( 1040 )   HTML ( 13 )   PDF(1747KB) ( 1366 )  
    《周易》具有中国思想史上的源头地位,其思想价值可谓历久弥新,但由于人们对《周易》作为原始文化孓遗的特殊性质缺乏足够的认知,故在对其研究过程中的误读与误判也时常出现。从文化人类学与文化诗学的角度考察,可对《周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质疑:如孔子作《十翼》说、《周易》归属门派说、《周易》经传先后论、《周易》著作论等都有可商榷之处。这些误读与误判与研究者的研究立场与观察视角密切相关,若转换方法与视角也许可以将《周易》研究以及中国先秦文学研究带入一个新境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历史研究
    史语所迁台与1950-60年代台湾的人文学术建设
    胡逢祥
    2013 (2):  68-80. 
    摘要 ( 999 )   HTML ( 11 )   PDF(1767KB) ( 1963 )  
    当代台湾地区人文学术的建构,无疑以1948年底前中研院史语所的迁台最具开局意义。当此天翻地覆的历史大变局之际,尽管史语所同仁在学术和政治的复杂抉择中心态纠结,却始终坚持了以学术为本位的进路,筚路蓝缕,从专业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规范的确立等方面,为台湾现代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的发展奠定了不拔基业。由此写下了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章,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中国化”到“本土化” ———台湾社会科学“中国化”运动的学术史考察
    王东
    2013 (2):  81-91. 
    摘要 ( 1127 )   HTML ( 14 )   PDF(1696KB) ( 1995 )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台湾学术界曾掀起一场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运动。这场运动最初由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的几位学者所发动,但很快便波及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从而成为台湾现代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学术运动。由这场运动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学术论题,30多年来也一直是台湾学术界不断探索、讨论和争执的热点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场以“中国化”为目标的学术运动,后来在台湾社会各种政治与意识形态力量的强势介入下,又发生了由“中国化”向“本土化”的转变,并最终与政治社会领域的“本土化”运动产生某种交叉和重叠。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旨在通过对这场学术运动的系统梳理与回顾,以厘清其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分析由“中国化”向“本土化”转变的内因外缘,并进而总结这场学术运动的学理性价值及其教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经济思路的变迁
    何卓恩,李晓波
    2013 (2):  92-97. 
    摘要 ( 896 )   HTML ( 11 )   PDF(1688KB) ( 1569 )  
    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既有政治层面也有思想层面。从自由主义经济思路可以看出在思想领域这一关系的变化。20世纪最初的十多年,自由主义思想甫入国中,两主义的关系是外部的,自由主义经济思路问题尚未出现。随后的近四十年,自由主义将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价值纳入自己的经济路线,追求“政治民主,经济平等”。20世纪下半期自由主义残存于台湾地区,自由主义经济思路开始出现向自由经济转进的趋势,经济自由对于民主政治的重要性日益被重视起来,20世纪末大陆地区新出现的自由主义声音也出现了与这一趋势的共鸣。这一变迁有国内外的社会历史原因,也有思想者角色和思想资源的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论关公文化演进中的政府行为及现实意义
    吴晓峰
    2013 (2):  98-103. 
    摘要 ( 914 )   HTML ( 10 )   PDF(1742KB) ( 1701 )  
    关公文化所倡导的“忠、义、仁、智、信、勇”,不仅涵盖了东方儒家哲学所追求的道德理念,也与缘自古罗马的西方哲学中的“好、善、美、公平、正义、自由”等等价值理念相交互。在关公文化演进的过程中,统治阶层出于其自身利益的考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核心价值体系,而在重塑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充当恢复民间记忆、修复传统文化的主要推动和执行者。以政府为主导推崇关公文化不仅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构,也有助于中国文化更好地被世界主流文化所认可和借鉴,有助于中国文化重新崛起于世界舞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史外文学叙事研究
    黄土高坡与馍、乳房及坟
    ——论《饥饿的山村》的意象和意蕴
    夏中义
    2013 (2):  104-111. 
    摘要 ( 1304 )   HTML ( 10 )   PDF(1682KB) ( 1632 )  
    阅读王智量教授的长篇小说《饥饿的山村》,就像观赏一台大戏,帷幕拉开,看点至少有三:舞美布景,剧情框架,角色演绎。这三点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小说中至今让人惊悚的若干叙事元素,对小说的整体构成并不具动力性,它们只像若干闪亮的纤维被织入铺垫性的题材背景(宛如布景),而作者真正精心编排的故事则需另一框架,此即由“黄土高坡、馍、乳房与坟”这组意象经纬交错的总体诗学情境及借此所蕴藉的历史沉思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旧体诗的现代性 ———论佛教领袖赵朴初居士的诗歌创作
    周萍,丽娜
    2013 (2):  112-119. 
    摘要 ( 986 )   HTML ( 9 )   PDF(1682KB) ( 1272 )  
    中国历来是诗的国度,不过“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尤其在1949年以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是新文学发展的历史”观念的统治下,“旧体诗”从“现代文学史”的叙事中几乎消失了。其实,20世纪在新诗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类旧体诗的创作不但始终没有停止,而且还体现出自身独特的价值,佛教领袖赵朴初的创作即其典型一例。赵朴初一生创作旧体诗、词、曲、对联多达2000首以上。他的诗不但由于坚持内容革新与形式创新,而呈现出一般意义上的“现代”风貌,更借助旧体诗的体式而体现出与新诗迥然不同的另一种“现代性”,即“日常生活的诗意化”和“宗教生活的审美化”。由此可以说,无论从时间跨度还是艺术精神上,旧体诗也可能具备“现代性”,应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不可忽视的一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叙事、修辞与时间 ———论曹乃谦小说的重复修辞
    韩蕾
    2013 (2):  120-124. 
    摘要 ( 903 )   HTML ( 9 )   PDF(1675KB) ( 1072 )  
    曹乃谦的小说有着独具一格的语言风格,重复修辞的大量使用是其特色之一。曹乃谦的重复修辞在推进故事发展、揭示贫穷和愚昧主题、行动中包蕴心理和表现特殊的时间观方面起到了非常出色的效果,使其话语模式和叙事模式都达到了少有的高度。但从意义的更深层来看,重复修辞更多地意味隐含作者对中国农村的前现代定位,即中国农村的时间是停滞的,或者是循环的,底层农民的命运也陷入贫穷和愚昧的轮回之中,无法改变。这种对东方文明的单方面否定意味着作家本身立场的严重问题,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是其根源所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汉语札记》与《马氏文通》中的语气词“也”对比研究
    刘亚辉
    2013 (2):  125-130. 
    摘要 ( 970 )   HTML ( 9 )   PDF(1692KB) ( 1697 )  
    通过对法国传教士马若瑟所著《汉语札记》与《马氏文通》中语气词“也”的描写进行对比,发现早在1728年,马若瑟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第一次从语法学的角度系统地对语气词“也”进行了全面描写。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依据汉语自身特点,以语法和修辞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描写。《马氏文通》对“也”用法的描述没有超出马若瑟的框架。马若瑟对汉语语法的巨大贡献可见一斑。从二者对比中也反映出东西方学者语法观的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学研究
    中国式政府预算的症结与出路
    刘小川
    2013 (2):  131-135. 
    摘要 ( 756 )   HTML ( 11 )   PDF(1684KB) ( 1594 )  
    中国式政府预算的特点在于财权高度集中、较强的灵活性以及有力的行政指导,这在经济体制改革早期对增强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中国式政府预算出现了诸如与民争利、与企业发展不协调以及预算赤字危机等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因此,亟待通过修订《预算法》,在客观全面地反映政府预算全貌的基础上,合理构建政府预算的模式框架,建立政府预算公开与监督体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师评级:券商利益与信息优势孰轻孰重?
    冯体一
    2013 (2):  136-144. 
    摘要 ( 750 )   HTML ( 8 )   PDF(1676KB) ( 1512 )  
    以券商为研究对象,经过筛选得到111家券商聘用的2805名分析师对深沪A股1597家上市公司的63388条评级样本,以此实证检验券商利益、信息优势对分析师评级信息含量、乐观程度的影响以及市场反应,其结果表明,分析师对券商自营重仓股、机构重仓股的评级偏乐观、信息含量较少;具有承销关系并不能增加评级的信息含量;声誉对分析师个体约束较大,明星分析师的评级信息含量较大,声誉对券商约束力不足;来源于券商总部的地理优势会增加分析师评级的信息含量;市场对评级作出反应。该结论有利于对不同评级进行甄别,从而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市二手电子产品感知价值研究
    吕君,陈华
    2013 (2):  145-149. 
    摘要 ( 810 )   HTML ( 9 )   PDF(1678KB) ( 1624 )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低碳环保理念得到普及和深化,关于二手产品市场的研究日渐增加,但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中关于二手产品市场,尤其是二手产品感知价值的实证研究还不充分。有鉴于此,以上海市其产品市场为研究对象,建立研究假设并设计问卷,对收回的232份有效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进行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得到的结果表明,影响上海市二手电子产品感知价值的主要因素为品牌显著性、购买风险和环保意识。因此,在推进上海市二手电子市场建设中,应当注重品牌建设,降低消费者的购买风险,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