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4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5-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哲学研究
    老庄道家的批判精神
    冯达文
    2011 (3):  1-8. 
    摘要 ( 1411 )   HTML ( 23 )  
    老庄道家对人与天地宇宙的分隔、社会-国家的纷争和道术的分裂,怀有一大悲情。人与天地宇宙的分隔,源于“人耳人耳”的一种力图挣脱自然本根的“主体性”追求。随着这种追求的越加强烈,人背离天地宇宙越远,人越加丧失自己生存的依据。人与天地宇宙的分隔,又从心智的开启、工具的发明开始。心智的开启、工具的发明,出自功利的追求并强化着这种追求。由之,人不仅与天地宇宙分隔与对立,个人与他人和社会陷于分隔与对立。人被迫陷入双重的对立与冲突之中,再也无法摆脱。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带来的是悲剧性的运命!老子从宇宙论支撑了他对进步与文明的批判,建构起“回归自然”的社会理想;庄子则从对人类认知可靠性的深刻反思,引出了“荒诞意识”与“艺术人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良知与正义:中国自然法的构建
    李洪卫
    2011 (3):  9-15. 
    摘要 ( 1427 )   HTML ( 23 )  
    西方自然法或自然秩序理论以理性的普遍和内在论述奠定了个体平等和内在惩戒的原则。王阳明将孟子的良知内在说提升到天理的层面构成内在而普遍的道德理性。良知在孟子那里最高的构成法则是成为“天民”,从而确定了个体超越现实世俗价值的更高价值,王阳明既把它提升到“知天”层面又使它回归到个体,达成一切平等的内在可能性。儒家以“德”奠定人的先验平等,以“才”判定人的现实职业分途。个体良知的裁决具有个体性和普遍性的特征,但不是确定的普遍含义,只有公众良知的汇合、外显凝成公共理性才是天道的彰显,它的机制化则是公共理性的体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唐君毅的“宇宙唯心”说
    胡岩
    2011 (3):  16-21. 
    摘要 ( 1586 )   HTML ( 21 )  
    唐君毅的自然观或者说自我与自然之关系的理论,是唐君毅哲学研究中被相对忽略的部分,但是却对理解唐君毅的唯心论相当重要。他的自然观可以展现为三个方面:在本体论上,肯定了自在之物的存在,却将化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的活动仅仅视为心灵的活动;在认识论上,将自然之秩序的来源主要归结于心灵的不同活动方式,把对自然的认识转化为对心灵之活动的认识;在价值论上,把价值的来源主要归结为自我的需要,并将自我理解为心灵。由此,唐君毅“宇宙唯心”的论式中所展开的理论在充分强调心灵之能动性的同时,却并未如实把握自我与自然的关系,也不能完整地认识理想自我之特征,从而在很大程度限制了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理想的自我”的建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伦理学研究
    罗尔斯与社会最低保障
    姚大志
    2011 (3):  22-27. 
    摘要 ( 1755 )   HTML ( 24 )  
    社会正义与社会最低保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没有社会最低保障的社会正义是不可想象的。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了他的社会正义理论,其中包含关于社会最低保障的观念。但是,罗尔斯的社会最低保障观念与功利主义的社会最低保障观念是不同的。首先,罗尔斯的社会最低保障基于正义的原则,而功利主义的社会最低保障基于人类的需要;其次,罗尔斯的社会最低保障是一种制度,而功利主义的社会最低保障是一种原则;最后,社会最低保障确实与人类的需要密切相关,但是人类的需要应该按照公民资格来加以界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典尊严理念与现代尊严理念之比照
    张容南
    2011 (3):  28-33. 
    摘要 ( 1237 )   HTML ( 21 )  
    尊严概念,在西方道德哲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在西方哲学史上,大家普遍认为,尊严概念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得到了最有力的表述。但事实上,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那里已有了对尊严概念的阐释。但不管是亚里士多德还是康德,他们对于尊严的理解还是奠基于对人性的理解之上。而现代道德哲学中的尊严或自尊概念不仅改变了对人性的要求,而且更注重于社会对人的尊重和承认。这一转向背后有哲学理念的深刻转变,我将阐明,它既包括我们对自主性的新理解,也包括随着价值多元论的兴起而出现的认同政治的挑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南文学与文化研究
    略论江南文化的务实精神
    熊月之
    2011 (3):  34-39. 
    摘要 ( 1213 )   HTML ( 20 )  
    务实是江南文化一个鲜明特点,历史悠久,表现广泛。讲实学、办实事、重实效、求实惠。自明清时期至近现代工商业的发展,江南人重视物质生活的特点,精明能干形象的形成,科举人才、科技人才的大批涌现,都是江南文化务实精神的重要体现。在中国近代史上,岭南地区所出的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家最为突出,湖湘地区所出政治家最为突出,江南地区所出科学家最为突出。某一地区个别杰出人物的出现,确有许多偶然性,但如果某种类型的人才成批成群出现,一定与其所在地区的文化传统有关。务实精神是中华文化实用理性的体现,其本质是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更加重视物质;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更加重视现实;在今世与来世之间,更加重视今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明清之际江南三诗人谈片
    刘永翔
    2011 (3):  40-43. 
    摘要 ( 1315 )   HTML ( 19 )  
    陈子龙、李渔是明清鼎革之际江南的三位诗人。顾、陈二人是志士之能诗者。顾炎武所作,偏于学人之诗,颇重用事。陈子龙所作,则为志士而兼诗人之诗。二人所作,多及时事。而李渔所作则纯是才子之诗,不谈国事,而善于表现物态人情之常。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性坚守:翻译由意义的传达到诗意探索——以张爱玲自译小说The Golden Cangue为例
    张曼
    2011 (3):  44-49. 
    摘要 ( 1355 )   HTML ( 20 )  
    论文尝试用西方现代翻译理论,解读张爱玲改写和翻译《金锁记》的第4个译本The Golden Cangue,以期考察她如何在客观求真的文本表象下,由翻译传达词语的信息与意义上升到翻译是诗意的探索,并在实践上参与了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的建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戏剧研究
    在机遇与困境之间——1950年代的上海电影女演员
    万笑男
    2011 (3):  50-54. 
    摘要 ( 1372 )   HTML ( 21 )  
    195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带来的政治、社会剧变的场景下,从民国上海走来的女演员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她们获得了尊重,得到了提升社会地位的良机;另一方面,她们失去了具有明显女性色彩的都市文化空间,从银幕的中心滑向了边缘,对都市文化的影响力急剧缩减。游走在机遇与困境之间,女演员在对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的接受与斡旋中,努力为自己和女演员职业群体争取利益,重塑自身社会身份,发展出一套积极有效的生存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之声:戏院与都市生活的变迁
    林存秀
    2011 (3):  55-60. 
    摘要 ( 1387 )   HTML ( 21 )  
    剧场作为一个公共空间,既能呈现社会文化,又有塑造社会文化的功能。从旧式茶园向新式舞台的转变,显示了清末在阶层和性别关系等方面的社会变迁。新舞台在表演上对感官文化的侧重,则反映了进入现代之后,都市人在精神生活上的相应转变。对生动形象的着迷、对传奇的热衷,正是大众时代的文化症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暧昧的身体——对话剧《怀疑》的具身哲学解读
    梁超群
    2011 (3):  61-67. 
    摘要 ( 1222 )   HTML ( 22 )  
    美国当代名剧《怀疑》有一个典型的悬疑剧躯壳:女主角因怀疑男主角神父弗林对黑人少年唐纳德实施了性侵犯而展开了多方面调查,带领我们不断地逼近真相。但它有一个非典型结局:剧本中的中心悬疑始终没有明确的答案。这样的结构以及故事本身的暧昧,引导我们将它作为一个哲理剧来解读,诱使我们得出这样的认识:“沉重的肉身”未必沉重,它能给认知及心灵带来高翔的翅膀;如果“有罪”的肉身带来“高尚”的善行,那么我们有理由怀疑对“罪恶”的传统定义,无论这个定义来自宗教还是法律;反过来,既然“高尚”的善行可能源于身体的“罪孽”,我们也有理由怀疑“善行”的圣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历史研究
    试说玄奘所见的婆罗门教
    严耀中
    2011 (3):  68-74. 
    摘要 ( 1277 )   HTML ( 21 )  
    《大唐西域记》里有关印度婆罗门教记载的注意,揭示了一个中土高僧眼中的当时在天竺诸国印度教盛于佛教的形势,并且显示出佛教与婆罗门教的差别也是其与印度民间风俗结合上的差别。这说明玄奘到达印度时,佛学在印度已经过了高峰期。《大唐西域记》里如实记载这些情况,是符合唐太宗经营西域宏愿之参考需要,所以不能站在纯粹的佛教立场上臧否详略。此不仅预示这二教日后在印度的彼此势力消长,还使中土的该书读者,尤其是僧人容易产生一种危机感。自唐宋以降,佛教中国化的速度遽然加快,当然有很多原因,但僧徒们惧怕佛教重蹈在诸天竺被异教所消亡的这种末世感,亦当是推动力之一。不过玄奘也看到当时婆罗门教在理论上还没有升华,无疑增强了玄奘作为一个佛教徒的兴教信心,以及在中土发展佛学理论的意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论两晋太子师傅制度
    刘雅君
    2011 (3):  75-82. 
    摘要 ( 1197 )   HTML ( 19 )  
    两晋东宫师傅类职官多所改易,经历了晋武帝时期、西晋晋惠帝与东晋三个时期。期间,一度从太子二傅扩大到六傅并立。最终在东晋孝武帝时回归汉魏太子二傅的设职。两晋太子师傅类官员在任命上出现“一时之制”:“命诸公居之”,“以本位重”,“或行或领”。通过改革皇太子与太子师傅间的礼仪关系(二傅不臣拜),提高太子师傅的地位。太子詹事复置后,太子师傅虽不再掌管庶务,但通过“詹事文书关由六傅”的行政程序,仍确立了在东宫职官体系中的最高地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新媒体条件下突发事件中谣言的传播规律和应对策略
    陈虹 沈申奕
    2011 (3):  83-91. 
    摘要 ( 1422 )   HTML ( 19 )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既有信息传递的快捷多元,也有舆论内容的真伪混杂;既是信息公开的一种推力,也是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力量。本文将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特点出发,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的传播规律和应对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佛教研究
    《楞严经》与晚明北宗禅
    夏志前
    2011 (3):  92-97. 
    摘要 ( 1414 )   HTML ( 19 )  
    禅宗南北分歧,后世常为之感叹。在中国禅宗史的“经典叙事”中,北宗禅在宋代以来似乎只是中国禅宗史的一个注脚,甚至几近消失。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考察了楞严学背景下晚明时期北宗禅的历史图景,并由此指出:北宗禅在历经千百年之后,终于在《楞严经》的流行的背景之中获得了合法性和话语权;楞严学背景之下的北宗禅,在晚明时期成为禅学思潮讨论的一个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佛教对自身传统的反思。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的“肉身菩萨”现象考析
    沈海燕
    2011 (3):  98-104. 
    摘要 ( 1310 )   HTML ( 20 )  
    “肉身菩萨”在中国佛教中是一个相当奇特的现象。它究竟源于何种背景,蕴含了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表达了什么思想?本文试对“肉身菩萨”现象进行了考证与分析,以期揭示其富含的中国佛教的特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灌顶经》形成及其作者考
    伍小劼
    2011 (3):  105-111. 
    摘要 ( 1404 )   HTML ( 19 )  
    十二卷本《大灌顶经》是南北朝时期中国僧人撰写的经典,亦即所谓伪经。关于十二卷《大灌顶经》的形成有各种说法,但从经文本身提供的内证,参酌其它资料,可以考定《大灌顶经》后三卷产生于北魏太武帝灭法之前,前九卷产生于北魏太武帝灭法之后。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公元457年)被集中编辑为十二卷,《大灌顶经》的作者为刘宋沙门慧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宝藏论》中的道教印迹考 ——兼说《宝藏论》的成书年代
    梁巧英
    2011 (3):  112-120. 
    摘要 ( 1154 )   HTML ( 17 )  
    《宝藏论》是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的一部佛教著作,对后世颇有影响。本文试图挖掘其文内隐含的道教印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对《宝藏论》的成书年代作出补充考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证券投资问题
    全流通条件下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行为:一个数理分析框架
    蓝发钦 吴敏晓
    2011 (3):  121-128. 
    摘要 ( 1198 )   HTML ( 17 )  
    以市净率股票估值理论为基础,在综合考虑大股东的“隧道行为”、“支撑行为”以及二级市场交易行为后建立了大股东收益函数,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全流通条件下大股东的行为变化,得出的结论是:全流通后大股东将会谋求通过二级市场交易获取资本利得收益;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成长性、股票价格偏离其真实价值的大小、监管部门的监管程度以及大股东未来增持或减持股份的比例大小将对大股东的“隧道行为”、“支撑行为”以及市场交易行为产生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金变动对沪深300指数影响的一个实证分析 ——基于2002-2010年的市场数据
    叶德磊 艾瑶
    2011 (3):  129-135. 
    摘要 ( 1326 )   HTML ( 17 )  
    通过构建VAR模型,对股市筹资额、广义货币 、上市公司股利分红、交易印花税额与沪深300指数的长期均衡及短期调整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发现长期内 与大盘指数呈反向变动关系,其他变量与大盘指数呈同向变动。但是就短期而言,存在某些有别于长期的市场特征。这些实证分析结论与一些市场流行看法是有差异的,甚至是相反的,由此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出一些有价值的推论和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承销商声誉、收益与创业板公司资金超募
    王霞 徐晓东 王宸
    2011 (3):  136-143. 
    摘要 ( 1238 )   HTML ( 15 )  
    以2010年7月1日前招股的创业板公司为样本,研究承销商的声誉、收益与创业板企业在上市过程中资金超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承销商的声誉越好,其承销的企业资金超募就越严重;相应地,承销商在发行中获得的收益就越高。此外,资金超募还受到企业业绩的影响,业绩越好的企业资金超募越多。这些结论将为解决创业板资金超募问题、规范创业板的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绩效的实证研究
    杨招军 贺鹏
    2011 (3):  144-150. 
    摘要 ( 1211 )   HTML ( 21 )  
    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绩效进行研究,并探求投资者风险厌恶系数对最优套期保值模型选取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在动态套期保值模型中用基差来代替模型中的误差修正项,会使得到的套期保值率偏大;基于VR时,OLS模型的套期保值效果最好,而基于UI时,ECM-GARCH模型的套期保值效果最好。在考虑风险偏好的情况下,当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系数小于28时, ECM-GARCH模型为最佳选择,但是基于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实际情况,最好的选择是修正的ECM-GARCH模型;而当风险厌恶系数大于28,EC-OLS的套期保值效果最好。沪深300股指期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投资者可以上述结果为参考,选择恰当的套期保值模型来规避股票现货组合的风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